第1194章 天家父子(第2/2頁)

這一官職的職責,就是入則規諫過失,備皇帝顧問,出則騎馬散從。

到後來,又有祭酒散騎常侍、員外散騎常侍、通直散騎常侍等。南北朝時,隸屬門下省,後來南朝梁還一度專門設立了散騎省。

到了此時,散騎常侍為正三品下,職掌規諫過失,侍從顧問,但並無實權,為尊貴之官,常作為將相大臣的加官。

現在封臣領主們想要朝廷設立貴族議會,議員們的職責,其實就是備皇帝咨詢顧問,規諫過失,並希望有監督朝政之權。

沒有行政之權也沒有立法之權更沒有財政之權,只一個監督之權。

貴族們的要求並不算高。

“孤覺得封臣們的要求也不過份,朝廷廢除門蔭制,行推恩令,總也得給封臣們一些補償。這個貴族議會,讓封臣領主們有一個參政議政的機會,讓他們能夠監督朝政,規諫過失,倒也合適。”

承乾表明自己的態度,他支持設立這個議會。

長孫無忌卻反對。

“臣以為,封臣們按制有權可向朝廷上呈奏折,陳抒意見,並不需要特別再設立一個貴族會議。”

“孤認為有必要,大唐的封臣是誰?他們是大唐帝國的建立者,如今也是帝國的邊疆屏藩,甚至在朝中處於高位。比如在座的諸位宰相,你們不也都是大唐的封臣嗎?封臣們的意見,朝廷要傾聽,封臣們鎮守邊疆,必須要重視。僅僅只是上呈奏折遠遠不夠,這個議會,讓封臣們的意見更集中,甚至可以發揮更好的監督作用。”

官員治國,而貴族封臣監督,承乾以為這也是一個良好的平衡。

“事實上,在七年前,孤巡撫嶺南,那時太師就已經在嶺南首開議會。嶺南議會已經建立七年多,運行至今,對嶺南的安穩和發展,起到了極好的作用。”承乾說道,“孤以為,如今朝廷應當設立貴族議會,而且還應當設立另一個議會,由地方上的工坊主、商人、地主等組成的議會。”

長孫無忌眉頭緊皺。

“殿下,朝廷有禦史台,有那麽多言官禦史監督朝政還不夠嗎?”

承乾反問,“多有些人監督又有什麽不對嗎?”

“殿下,此事只怕陛下不會同意。”

太子一聽陛下兩字,臉色變的更加不好看。

他聲音冰冷的道,“孤為監國攝政太子,統攝國政,陛下早已經不問國事,此事由孤決定。”

“諸位相國,現在你們可以表明你們的態度,誰反對,誰贊成!”承乾目光從宰相們身上一一掃過。

太子這是逼宰相們表態了,他的態度已經表明,現在該宰相們。

這是要表決,朝廷極少發生的事情。

以前,皇帝一般都不會先表明態度,而是先與宰相們溝通。因為如果皇帝先沒有與宰相們溝通好,一旦發生皇帝與宰相意見不一,甚至多數宰相反對的情況,那就會很尷尬麻煩。

畢竟,令出中央,皇帝的意圖也要通過中樞。若沒有宰相們通過簽名,皇帝詔書就無法通過。

現在太子就沒按常理出牌。

“臣贊同設立議會!”

一片凝重氣氛中,尚書令馬周率先表態支持太子。

“臣反對!”中書令長孫無忌也旗幟鮮明的表明態度,他反對。

“某也反對。”翰林學士承旨魏征也反對。

二比一,形勢不容樂觀。

承乾目光望向侍中房玄齡,在宰相中,這位的威望更高。

“房相!”

房玄齡搖頭,“臣也反對!”

承乾失望的看著這位老臣,這場會議對承乾無比重要。他也迫切的需要得到宰輔們的支持,可是現在看來,出乎他的意料。

“殿下,臣支持!”禦史大夫杜淹出人意料的表態支持。

“臣支持!”褚遂良道。

“臣也支持!”岑文本也道。

接下來,是軍界這邊,軍界的九位同軍機事,有幾位不在京,但在京的幾位,卻都堅決支持太子。

樞密使李靖、副樞密李績、秦瓊,兵部尚書劉弘基都支持。

二十七位宰輔,此時有二十二位在,其中支持太子的十七個,反對者五個。

承乾臉上露出了笑容。

“既然有這麽多宰輔贊成,那麽此事就此定下來。翰林院草詔吧!”

長孫無忌也沒料到他和房玄齡、魏征三人帶頭反對的情況下,結果還只有五人反對。

“殿下,是否先奏請陛下決策?”

承乾揮手,“不必了,孤監國攝政,此事就此議定,草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