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3章 致命一擊(第2/2頁)

而如今流通的是李記和朝廷發行的紙鈔,那就更不得了了。

嶺南的商人、百姓手裏都握著紙鈔,金銀銅大量流入李記和朝廷手裏,這實際等於整個嶺南的經濟都被朝廷綁架了。

朝廷有無數的手段,可以搞垮嶺南的經濟。

“有這麽厲害?”

“當然,民生、經濟,這可是相當重要的。”

“感覺好復雜啊。”

“其實也並不復雜,只要你學習了解這個體系,那麽你就會覺得一切很清楚明白了。”

……

剛回到中城,馮盎就來拜見。

如今馮盎這個高州刺史,一直滯留在欽州。

馮盎和他的叔父和他的三個兒子,這些原本馮家在各州擔任刺史的重要人物,除了一個馮智戴入京,還有一個馮暄也被送去京城,其余的都在這了。

李超任命了馮盎為高州刺史,可卻根本沒放他回去的意思。以讓馮盎協助自己的名義,一直讓他們留下。

馮盎也幾度請求返回高州任事,但李超就是不肯。

太子承乾代天子巡撫嶺南,又帶來了一萬兵馬,現在這一萬府兵已經開始進駐欽羅等幾州之外。

連高州,都被李超駐紮了三個軍府三千人。

這簡直就是一把利劍,一下子紮在了馮家的心窩子上。

馮盎再也忍不住了,再這樣下去,用不了多久,到時馮家就要徹底失去對高州的控制了。

實際上,李超也確實沒打算讓馮盎再當高州刺史。

李超的策略很簡單,先把高、春等幾州原來就由馮家控制的相鄰幾個州合並為一個,然後把其余幾州降為縣,並省撤了幾個。

然後第二步,李超一直扣留馮盎在身邊,並不讓他回去。

等到如今,李超在高州設立三個軍府,派駐三千朝廷府兵駐守。下一步,李超就要任命高州的幾個縣令。

之前高州的縣並撤之後,縣令都是檢校職,也就是暫時代理。現在李超要任命正式縣令,但卻不是原來馮家的人,而將是承乾帶來的官員。

高州刺史還是馮盎,但馮盎留在欽州回不去,下面的各縣縣令又將換成朝廷派來的官員。又有三千府兵駐紮高州緊要之處,一步一步,奪馮冼兩家在高州的控制。

下一步,李超還將調來府兵們的家眷移民,招撫俚獠入籍等,一步步分化削奪馮冼的影響力。

坐在前廳等候召見的馮盎很痛苦。

最近他愁的是吃不香睡不好,頭發都白了許多。眼看著李超一步一步的把馮家逼到了絕境,他卻無力反擊。

他本來以為,李超的胃口不會那麽大。他想著李超奪了欽合羅諸州後,會滿足。可明顯,李超的胃口遠不止這些。

裁並兩廣州縣,李超的殺招一記接著一記。

今天一早他才得知,李超要在高州設置三個軍府,派駐三千府兵長駐高州,甚至還要遷他們的家眷前來。

前廳裏,馮盎坐了許久,可除了剛進來時,有人送上一杯茶,後面再沒人過來了。一杯茶喝完,也沒有人續。

想想他被人稱為南越王,可如今卻是這處境,不由悲從心頭起。

又足足枯坐了半個時辰,才終於有一個人出來。

“太子殿下召見高刺史,請隨我來。”

馮盎起身,跟著那個人前行。

太子在庭院裏召見馮盎。

馮盎行禮拜見,剛準備開口,結果旁邊的李超卻先說話了。

“耿國公,剛剛我與太子殿下談及耿國公的功勞,都對耿國公贊嘆不已。耿國公勞苦功高,在嶺南也是威望著著。尤其是這段時間,欽州港的建設,耿國公更是出力極多。欽州刺史原來由我兼任,但我呢並不適合長期兼任此職,因此我剛才向殿下推薦由耿國公來接任欽州刺史一職,剛才殿下已經同意了。”

馮盎愣在當場。

他接任欽州刺史?那高州呢?

“臣謝殿下厚愛,臣向太子舉薦高州刺史接任人選,臣之叔父接任。”

李超笑了笑,“耿國公,高州刺史人選已經商定了,將由瀧州刺史陳龍樹接任。”

陳龍樹接任高州刺史,馮盎如遭雷擊。陳龍樹,馮家死仇啊,當年陳龍樹的父親可是被他親手所斬殺。

“殿下!”馮盎擡頭望向太子承乾。

可是太子卻道,“耿國公,此事已經議定,不能更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