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7章 擁兵自重(第2/3頁)

四份遺書都沒封,李超全看了一遍。看完之後,他理解了武士彠為何會走到這一步。他對李淵一直懷有知遇之恩的感激,對李超對李世民也有感激,對妻兒充滿愛。

可當局勢一步步到了他不得不選擇的時候,他無論怎麽選,結果都是矛盾和痛苦的。他本來是選擇了跟隨太上皇李淵,但妻兒卻又去了東宮,當李超跟他說了那番話之後,他最終選擇了打開揚州城投降。

但不是為了自己,只是為了妻兒。

當揚州城打開後,他覺得自己已經沒有臉再活在這個世上了。他選擇了懸梁自盡,一個讓人感嘆唏噓的結局。

這樣的行為李超覺得愚蠢,可又敬佩,因為他的心裏,始終有自己的堅持。

“給應國公找一個最好的金絲楠木棺材,將他好好收斂,我要把他帶回漢京,交給他的家人安葬。”

為武士彠這位親家翁傷神了一會,李超打起精神。

來到揚州都督府的大堂,將揚州城中的文官武將,還有本地大戶巨賈一起召來。

揚州在唐初本來不算太大,後來貿易興起,揚州成為東南第一大鎮。既是六大港之一,同時這裏也是南北交匯中心,因此在原來的揚州城外,又興建起一城。原來的揚州城就成了衙城,各衙所在。

後來興起的羅城,則是市場、作坊以及新建的居民區等。

此時揚州,東南第一大城,僅是城區常住和流動人口加起來就超過三十萬,還不算周邊轄下縣鄉人口。

李超兵不血刃的拿下揚州,可以說,既解決了前進阻礙,又得到了一個充足的糧草軍械補給基地。

還把太上皇復辟一黨試圖在東南建立的據點給攻破了。

也許是李超他們進城太順利,城裏的人還體會不到勤王軍的厲害,李超的命令發下去許久,也只來了一部份人,其它人拖拖拉拉,尤其是那些地方上的大族巨商們。

“把牢裏關著的那些亂黨,拉出去砍了,傳首示眾!”李超很不客氣的打算借那些倒黴家夥的人頭一用,殺幾只雞來儆猴。

果然,李超這一招一出。

很快,都督府裏就已經站滿了人。

被請的,全都來了,沒有一個敢再找理由推脫的。

李超咳嗽一聲,原本人聲嘈雜的大廳,鴉雀無聲。

“諸位,附逆亂黨已被誅除,揚州城重又光復,這是件大快人心之喜事。不過某還要進京勤王,不能久留在此,揚州東南第一重鎮,必須得有人把守。現在,我為大家介紹下新的檢校揚州都督崔琰。”

“崔琰,你來跟大家講幾句。”

程處默去了南詔當鎮南都護,揚州這個重地,李超還是選了自己的學生兼大舅子崔琰來擔任。

崔琰五姓七宗的清河崔出身,雖然是婢生子,但這些年跟著李超,也是實打實的自己賺下實封開國侯爵,身上又有從三的將軍武階。

李超讓他來做揚州都督,無人反對。

一番介紹後,李超就結束了這場見面會。

“我選你留在揚州,你有沒有自信管好揚州?”李超問崔琰。

崔琰其實更願意跟李超進京勤王。

“兩淮有盧國公,現在附逆叛軍也誅除了,沒必要特意讓我留守吧?”

“揚州東南第一重鎮,地理位置重要,緊鄰長江,隔江與金陵相望,又扼守運河,溝通江淮。兼之這裏是大唐第六大商港,東南工商重地。這裏亂不得,必須得有一個可靠的人坐鎮,你明白嗎?”

“我的任務就是讓揚州不亂,對吧?”

“別以為這很簡單,揚州不但不能亂,還不能人心惶惶,讓工商蕭條。這段時間,揚州已經大受影響了。我需要你讓這裏恢復到戰前的狀態,別看現在揚州已經收復。但肯定還有不少人是反對新法的,對這些還沒跳出來的人,我們得小心警惕,防止他們暗中搗亂。我要你盯緊他們,但只要他們沒有直接跳出來,那你就也得低調看著他們。”

“我們好不容易才讓大唐發展工商貿易,絕不容許這些新政被這些人給損害。”

李超放低了一點聲音,在崔琰耳邊道,“揚州城裏的這些兵,你挑選五千青壯留下來,然後親手訓練,你要記住,現在局勢還沒太平,這個時候,最重要的就是得手裏有兵,有一支可靠的兵,明白嗎?”

崔琰很明白老師說的手裏有兵是什麽意思,就如這次,老師手裏有五千陸戰隊,才是能夠這麽一路順利的保證。

“明白,誰敢亂來,我把他們的腦袋砍下來,掛在揚州城頭上。”

“注意方法方式,該硬的時候就硬,但有時該軟也要軟,得講究策略,不能一味強沖猛打。揚州的這些新興的工坊主和商人們會是你的盟友,那些地主豪強,你得多盯著點。”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