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3章 李鬼遇上李逵(第2/2頁)

六分儀具有扇狀外形,組成的部份包括一架小望遠鏡,一個半透明半返射的固定平面鏡,一個與指標相連的活動反射鏡。

使用時,觀測者手持六分儀,轉動指標鏡,使在視場裏同時出現的天體與海平線重合。

這種儀器好處是可以在擺動起伏的船上觀測,缺點是陰雨天不能使用。

不過就算如此,高精度的六分儀,也迅速的成了遠航船上必備的裝備。

有了航海磁羅盤和六分儀後,再不用擔心迷失方向,不用擔心不知道身處何地了。哪怕遇陰雨天不能航行,可也只是暫時的。可以暫時下錨等侯,或者航行到有好天氣時再修正航向。

“我們如今敢深入大洋,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我們的般帆技術也大大提高。我們如今可以八面來風,除了當頭方向,船可以向其它七個方向航行。因此現在就算沒有季風可乘,我們也能航行,逆風側風都行,只要有風,我們就能航行,區別就是速度而已。”

在李超的推動下,如今大唐的航海技術突飛猛進,造船技術也一樣飛躍。

中線舵讓船只轉向更加方便快速,水密艙大大提升了船只的安全性。而軟帆、拼接龍骨、拼接桅杆等技術,又讓船只可以造的更大,讓船能夠八面來風。羅盤、六分儀,讓船只不再迷失方向。

可以說,李超讓航海技術提升了千年水平,讓大唐的海船從近海航行,變成能夠直接深入大洋。雖然現在還沒有唐船進行跨洋航行,但在這些新技術下,早晚會有冒險船長駛向海洋深處,去探索那些更多的未知之地。

這其中中線舵是不弱於羅盤的重要技術,中線舵搭配新式風帆,才能靈活的改變方向以使船處於有利的帆角受風。

沒有高效的垂直中線舵,那麽船只就沒有遠航能力。只能單純的借季風航行,如以前老船長他們夏季起風下南洋,然後得等到冬季風起,時隔大半年才能再借風返航。

而現在,有了新式帆和中線舵,海船可以八面來風,順風逆風側風都能遠航。

這幾年,李超花費了許多人力物力,派出人員船員測量大唐沿海各處的水文地理等情況,繪制出了不少張航海圖。

這些在李超眼裏極為粗糙的東西,卻是那些船長們夢寐以求的珍寶。

“這海上有海賊嗎?”老程對航海技術這些不太感興趣,他感興趣的是海賊。

“有,沿海各地都有,不過我們的船只沒有人敢來搶。”

海賊跟內地的水賊山賊一樣,什麽時候都不缺。尤其是剛經歷隋末戰亂之後,中原平定並不久,海賊不少,不過沒什麽成勢力的。

李超他們的船都是大蓋世,一般的海賊都不過是小帆船,哪敢來搶。再者說了,光是船上懸掛的各家家徽,就能保證無人敢來了。

“他們不敢來搶我們,我們去搶他們啊。知道這附近哪裏有海賊嗎,咱們先去拿他們練練手。”老程沒事找事的道。“咱們這船上都是些少年,不見見血,這些人到了高句麗,也是不頂用的。”

見老程如此堅持,船長望向李超。

“盧國公說的也是有些道理,不如找幾窩海賊練練手先。”

從登州到遼東半島,最近的路線還是直航過去,因為這中間有許多群島,因此不用擔心迷失方向。不過也正因為這裏島嶼眾多,也使得這裏有許多海賊活動。

其實這些海賊也不全是靠搶劫為生,也有些是隋亂時逃離中原的流民百姓,以及一些造反失敗逃出來的反軍,當然,還有一些是一些地方豪強暗裏的走私船隊。

整個烏湖群島的大大小小的島嶼上,遍布著許許多多的隊伍,各式各樣。

“距離這裏北邊數十裏,有一座蛇島,上面多產蛇,近年有一支海賊盤踞島上,自稱為紅毒蛇海賊團。大約有十多條船,邊家眷一起有大約千人左右。”船長跑這條航線已經一年多,對這邊的海賊情況還是比較了解的。

一千多人的海賊團,實力不弱。但如果拋去家眷老弱,其實真正的海賊也就頂多二三百人。

“就他們了。”老程直接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