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4章 李超是不是傻?(第2/3頁)

打開一口箱子,裏面是一捆捆擺的極為整齊的寶鈔。

花花綠綠的還散著油墨香味,都是還沒有用過的新鈔。

一百文一張,一捆一萬文,也就是十貫錢。

一個箱子裏裝著整整一千捆錢,足足一萬貫。而船上,有著一千三百口箱子。

“一千三百萬貫?寶鈔?”

李世民感覺自己被耍了。

“這全是紙啊!”

“朕的一千三百萬,在哪?”

那內侍惶恐不安,他也知道自己帶回來一百多箱紙,有些不靠譜。可李超跟他說,這些紙就是錢,於是他也只能帶回來了。

“陛下,趙國公說,這些寶鈔就是錢,可以在李記名下所有產業充當錢用,一文鈔可當一文錢用,絕不打折,李記也絕不拒收。另外,陛下還可以拿這些錢在李記的錢莊兌現,一比一兌現。不過如果是在李記錢莊兌現,一千貫以上,得提前三天通知,一萬貫以上,得提前半月通知,要是一次兌一百萬貫,要提前一個月通知。”

“真能當錢用?”李世民來了精神。

若是真能當錢用,那他倒用不著發怒,也用著罵李超了。

雖然這寶鈔在錢莊兌現可能會畢竟麻煩,但李世民關心的是可不可以兌現,另外,如果真能在李記名下充當錢購物不拒,這就足夠了。

畢竟,一千三百萬啊。

來之不易啊。

“陛下,是真的可以的,臣之前見李超給自家管事發獎賞,也是用的這寶鈔的。”戴胄在一邊佐證。

“哈哈哈!”

李世民哈哈大笑。

笑的非常得意,想不到李超還真的給錢了,一千三百萬貫啊。寶鈔就寶鈔,管他寶鈔還是莊票還是銅錢金幣的,能用就行。

長笑一陣後,李世民扶須,感嘆著道,“文遠真是忠心耿耿啊,為了幫朝廷渡過難關,想盡辦法籌錢啊。如此忠心,朕甚為感動。”

他給李超兒子封賞到了高句麗去,還想要換三百萬貫錢,其實也只是說說而已,以此表明下對李超的感謝。倒沒成想,李超還真給錢了。

三百萬貫啊,李超難道不知道遼南封地在高句麗,難道不知道,這地大唐可能幾十年甚至百年都未必收回?

李超肯定知道,但李超卻掏錢了。

三百萬貫,不打折扣,全掏了。

這是什麽精神?

這是對大唐,對他的拳拳赤子之心啊。

如此忠臣,朕委屈他了。

最近居然還有人說李超壞話,說李超心懷二心,什麽以權謀私,搜刮斂財,什麽富可敵國等等,都是他娘的放屁啊。

李超多忠心愛國。

李超有錢沒錯,可錢都是正當賺來的,沒貪過朝廷的錢。李超有錢沒錯,可李超之前借給朝廷三百多萬,又認領了朝廷幾百萬的債券。

這次,又一下子給朝廷送來了一千三百萬。

李超這是破家為國啊。

一千三百萬貫,李超送給了朝廷。

李世民認定這是在送錢,畢竟什麽琉求島,能值二百萬?什麽捕奴隊許可,能值二百萬?更別提這什麽遼南值三百萬了。李超還拿出六百萬借給朝廷,這都是對朝廷的一片忠心啊。

前前後後,這都兩千萬了。

李超之忠,感天動地啊。

“準備船只,朕要去趟武當山。”

“陛下?”

戴胄驚問。

“朕要親自去把文遠請回來。”

戴胄和旁邊的官員們眼珠子都要驚的掉出來了,皇帝居然要親自去武當山請李超回來。這,太過震驚了。

“陛下,如此太過突然了,還是先派人去傳旨吧。”

“對啊,陛下如此禮遇,反而會讓趙國公受人非議的。”在一眾大臣的勸諫之下,李世民才好不容易的打消了去請李超回來的沖動。

“那就給李超的幾個兒子都提下爵位吧,既然都有了實封,總不能還只是子爵男爵吧。”

拿敵國的疆土分封給臣子,還賣了三百萬的高價,李世民也覺得有些不太好意思,畢竟他還有些太年輕,臉皮還沒厚到那個地步。

李超的十一個兒子,原來是一郡公兩縣公三侯兩伯兩子一男,李世民幹脆把老八老九老十這三個爵位最低的二子一男爵位,全都晉封為開國伯。

這樣一來,李家十一子就是一郡公兩縣公三侯五伯。其中嫡長子是郡公,嫡次子是縣公,另外平陽生的老十一也是縣公,其余八個,則俱封為伯。

若再加上李超和老爹都是國公,李超的弟弟李越也是伯,那李家就是一門兩國公一郡公兩縣伯三侯六伯了。

這一門十四爵,連隋朝時最得勢的李、韋、楊幾家都比不上。

碼頭上,無數人心中暗暗驚嘆。

不過也有人看著那一箱箱的寶鈔,心裏在想,李家一門十四爵,可這也花了兩千萬了,兩千萬啊,這麽多錢換來這些爵位、封地,也不知道究竟是賺還是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