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你永遠是太子(第2/3頁)

“你有沒有考慮過你自己?因這個事情,陛下對你有了成見,心裏有了怨念,雖然這件事情並不難怪你,但陛下也是父親,他也一樣很難接受太子的變化。要不,我找個時候,帶你見陛下,單獨談談?”

李超苦笑,談什麽?

李世民是個很聰明的人,有些事情他並不是不明白,只是感情上現在難以接受這些。這感情上的觀點,是很難馬上轉變的。

前面一片幹枯的野草,黃黃的,李超走過去坐下,最後幹脆躺下。

天很藍,清新的空氣裏帶著初冬的寒冷。

頭枕在手上,望著天。

李秀寧也學著李超的樣子,並不嫌棄的直接躺到他身邊,把頭靠在他胸口。遠處的衛士們自覺的停下腳步,留在那裏,並把頭轉過去。

“這真是個多事之秋!”李超嘆道。

今年這一年都不平常。

年初是玄武門之變,一番宮廷政變,雖然血流的不多,但也算是變了天。夏天好不容易大豐收,接著朝廷收復了朔方,又與突厥達成了和議,本來眼看著一切都挺好。

但入秋後,一切又麻煩起來。

持續的幹旱,加上秋蝗的爆發,讓秋季各地歉收嚴重,中原成了重災區。朝廷費盡心機,才算是把災害損失降到最少,控制住了局面。

可緊接著北方突厥又出事了,這完全打亂了朝廷的布置,終於,二李收復了代北,局勢向著大唐有利的方向前進。

這轉眼太子又出事了。

太子可不僅是皇帝的嫡長子這麽簡單,雖然承乾才被冊封太子不到一年,但太子身為大唐的儲君,是極為重要的,重要到可以稱為國本。

太子腿斷了,如果瘸了,那麽太子的地位也就隨之動搖,接下來可能就會是一場國本之爭,這對於朝廷來說,是一件大的不能再大的事情,甚至比起今年的大災,比起明年的大蝗災,比起北方的突厥之亂,都要大的多。

廢立太子,會牽涉進無數的大臣勛戚。

太子這個時候出事,甚至會讓人把玄武門重新提起,會讓許多在此次大災中利益受損的豪強地主們,借機對皇帝得位的正當性提出質疑,會有流言起,會有人借機稱今年秋的旱災蝗災和北方的兵災,以及太子的斷腿,都說成是李世民得位不正,皇位正統性不夠。

這對李世民,對朝廷來說,涉及的是統治的根基。

多事之秋。

又聊了會,李超拉著李秀寧起來,一起返回營中。

李超在營門口猶豫了下,最後還是沒有直接回自己帳中,而是往太子的營帳方向去。

太子帳外依然有許多衛士,旁邊的營帳裏,還坐著許多大夫,他們現在輪流在這值班,隨時看護太子。

李超過來,侍衛們不再阻攔。

掀帳進去。

帳裏生著火盆,牛皮大帳裏很溫暖。

李超慢慢走到太子床前,現在承乾還臥床養傷。手術做的不錯,恢復的也還不錯,但想要下地,卻還需要很長時間。

眼下最好的消息,就是手術後沒有出現傷口感染。

承乾臉色比以前蒼白了許多,眼裏面也沒有了過去的靈光。

李超坐在床邊,內侍們退下。

承乾看了李超一眼,叫了聲師父。

李超點了點頭,卻不知道要說什麽。

“師父,我想吃酥炸小魚,微辣味的。”

“你現在養傷呢,要盡量飲食清淡一些,油炸的要少吃。”

太子嘟起嘴,“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嘴裏都要淡出鳥來了!”

李超撲哧一聲,忍不住笑出聲來,“哪裏學來的混賬話,這都是為了你的身體著想,哪裏會騙你。”

“老師,給我治腿的那個真的是虬髯客嗎?柯教頭的師父?我以前只以為柯教頭才是最厲害的人,天天板著個臉,還經常悄無聲息的出沒,跟幽靈一樣厲害。沒想到,他的老師居然是虬髯客啊,我以前也聽說這個人,據說是衛國公李靖夫婦的結義兄長,後來去了南蠻海上自立為王?那南蠻島國在哪啊?”

“很遠,從襄陽碼頭順漢江而下,再從江夏入長江,然後順長江而下,一直東入大海。到了東海,沿著海岸南下,會到達南海。那裏有海南島,一個極大的島,再往南,就是朝廷的交州,也就是安南都護護。而從安南再沿海岸往南,是林邑國,林邑國再往南,就是扶南國,扶南國再往南,有扶南國的屬國真臘國,而虬髯客所在的南蠻七十二島,就是在真臘國沿海的群島上。”

“哇,那豈不是離我們很遙遠!”

“萬裏之遙吧,距離中原非常之遠,尤其很多地方只能經海路,得借助每年的信風南下或者北上,非常之艱難的。”

“我好想去南海啊,老師,海上真有龍王嗎?”

“四海龍王,只是人們想象出來的,其實世間並沒有神明,神明只是存在於人們的想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