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近水樓台先得月(第2/2頁)

稻米還剛灌漿抽穗,這斷時期是最需要水的時候,一點水也斷不得的。要不然,稻穗最後就會結癟的稻子,根本不會有米。

大家都很用心的在田野裏面巡視,各家商量著分水灌田。因為都是府兵,倒是都能講道理的,不會如一般鄉下,有的大族仗著家族人多,欺淩弱小,霸著水不給別人放的情況。

大家輪流著放水,這樣都不會有田幹死。

寧遠的雨水少,遠少於中原。就算是夏季,可能一陣暴雨過後,很快又停了。太陽一出,可能好多天都是晴空萬裏。

好在還有黃河,有引水渠,可以從黃河引灌溉兩邊的田地。

實在等不及排隊的,也有人動手挖井。

這裏的地下水都比較豐富,不像是在關中有些地方,可能要挖很深都不見水。這裏挖不多深就有水,舍得的就再打一架井車。有些舍不得的,直接就架個軲轆提水。

總之,千方百計的保水。

李記錢莊也進駐了寧遠城,在城裏買了一塊地皮,在十字街口,蓋起了一棟很大的鋪面。李記錢莊,就對所有的寧遠府兵們提供抗旱保苗貸。

他們向每個府兵提供一筆貸款,用於抗旱保苗。只是要府兵,都有資格貸十貫以下。

而西城的寧遠水利工坊,則向府兵提供優質的各式水車,井車、翻車、踏車等等,物美價廉。

所有的府兵,還一律能享受九八折優惠。

西城的程記營造,專門負責打井、安裝各式水車等業務。

還有牛記農具店,出售各種農具,短曲轅犁、鐵耙、鐵耖、鐵鋤、鐵鏟等等。

還有尉遲牛馬行,出售各種耕牛,黃牛、水牛、挽馬、騾子等。

劉記人馬行,還出售各種奴隸……

寧遠城一座嶄新的城池,還處於最北面。可就因為這裏已經被開辟為朔方鎮與突厥人互市的三個邊市之一,這裏迅速的熱鬧起來。

尤其是這裏距離靈州北端的定遠城只有一百八十裏,距離豐州南緣的磴口城同樣一百八十裏。兼之,這裏還有黃河水運之利,往來十分便捷方便,自然是吸引了許多商人前來。

西市能建的這麽快,與這些商人們分不開。

李超只是圍了一塊地,然後做了個規劃圖紙出來。

接著把各方的商人喊來,開了一次會,接著各家就都回去準備了,幾天後,招標會開始,聞風而來的各路商人,搶奪激烈。

李超規劃的西城的那些商鋪、住宅、倉庫等,被搶奪一空。

商人們向李超的節度使衙門交納了錢款後,按規劃好的要求,自己出錢請人建造商鋪等。正因此,商人們各顯神通,都想著早點建好,早點能在開市後搶占先機,因此建的極快。

李超的節度使衙門,基本上只是做了規劃而已,然後沒多久,一座嶄新的西市就建起來了。連西市裏的市署、街道、城墻這些,李超都是直接用招標得來的錢,請的商人承包建造的。

輕松方便。

有洮州邊市在前,寧遠邊市的前景極受看好。尤其是這寧遠邊市,一樣是李超主持,更被商人們看好了。

許多第一時間趕到寧遠來占位置的,其實就是以前在洮州邊市裏獲利許多的商家。

當然,在這些商人外,也還有許多人也在寧遠邊市摻了一腳。

比如灞上李家,就早早進駐寧遠。李記錢莊、李記當鋪、李記邸店、李記商行,李家還正在建立一家專門跑黃河水路的李記船隊。此外,城中的李記酒樓、李記熟食鋪、李記成衣店、李記車馬行,李記生意遍布寧遠各行。

其它諸位總管、廂兵馬使們,當然也算是近水樓台先得月。不說早早的買下了不少的農田、牧場、山林,還早早的叫了家中管事過來,開設店鋪。比如程記營造,就是程咬金家的。牛記畜口行,那是牛進達家的。劉記人馬行,那是稽胡大帥劉感的。

對於這些,李超當然是持歡迎態度的。

這就好比是招商引資一樣,他們不來,李超還要去請呢。寧遠本來只是一個荒涼的軍堡,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距離靈州和豐州都各有近二百裏路。

但現在因為李超把這裏設置成一個邊市,成了與突厥貿易的市場,自然就水漲船高。

商業繁榮了,自然也就有稅收,有稅收了,當然就能更好的養兵。

這個關系,李超還是把握的很精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