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不如相忘於江湖(第2/2頁)

經歷了最初的混亂後,到如今,突厥人的官制也自成一套系統,大小官共有二十八等,皆為世襲。

大汗之下,有小可汗、葉護、設、特勤、俟利發、吐屯發等。

“王內侍,辛苦你回去轉告陛下,我覺得時機還未成熟,現在還非全面反攻之時。”

王內侍三十多歲年紀,白白胖胖,他也是潛邸之人,深得李世民信任。這次領了差事跑來朔方,本以為李超會馬上就開打的,沒料到,李超最後居然說不打了。

“相國,不打了?”

李超搖搖頭,“不是不打,只是時候未到。打還是要打的,但還不是大打、全面開打的時機。我會看時機,朔方還是會打的,但規模肯定不會如原來為預計的那麽大了。”

“我可以鬥膽問相國一句,為何?”

“局勢在變。”

王內侍有些無語。

有些事情李超也沒法跟他解釋的太清楚,其實不打,也只是李超的臨時決定。這也是源於情報的分析,李超綜合情報,發現後套地區突厥人的實力很強,超出預計。

同時,突厥內部似乎也不是鐵板一塊,聽李思摩的介紹,好像最近漠北人想要挑事。而頡利的幾個侄子,都是實力諸侯,偏偏他們的老子又都曾當過大汗,人人都自認為是有繼承權的。

對頡利這位叔父,也並不是那麽的服氣。

李超覺得,這應當有操作的空間。不如暫時不打,觀察動靜,若是突厥內亂起來,那時打更好。

“跟陛下說,雖然暫時不宜全面開打,但我還是準備找機會,把河曲地收復。”

河曲地,差不多也就是鄂爾多斯地區了。

“河南地不收復了?”

河南地,在秦漢時期,指的不僅僅是河曲,其實是包括了後套、西套以及隴右不少地方。就算到了此時,豐州的黃河也分為兩條,一條主幹是沿著狼山、陰山,是以後世的烏加河為主幹流。而後世的那條幹流,在唐朝時叫屯根水,只是一條南分支。

因此唐時的河南地,雖不包括隴右、西套等地,但其實是把後套和河曲地包括在內的。

河曲地,則一般專指的是關中長城以北黃河以南的那片地區,也就是鄂爾多斯台地。

河曲地沙漠、戈壁、流沙地帶不少,但靠近黃河支流屯根水的一帶,也是沖積平原,東部南部還有不少的河谷、坡地的。

這片地方很廣闊,但人煙稀少,只有靠近黃河的北部地區才有不少突厥人遊牧。

李超的打算是,暫時先不去強奪後套的豐州了,而是先把河曲這大片地區先給占了,把突厥人徹底趕出河曲地,把雙方的控制線推進到黃河。

至於豐州,還是先想點別的辦法,跟那位二十來歲,正年輕的郁射設交流交流。

如果郁射設是個比較有野心的年輕人,那麽說不定他還能說服他起來造頡利的反呢。畢竟一個突厥南面總管,跟一個東突厥大汗相比起來,肯定是大汗更有誘惑力一些的。

王內侍想不到這些,李超也不想跟他多說。

具體的,他會寫一封詳細的奏折,然後讓王內侍帶回去給皇帝看。

“李相國,有一個消息,我忘記了告訴你了。譙國公日前回京了,平陽長公主與譙國公和離了。”

王內侍一邊說這話,一邊打量著李超的臉,想看看他有什麽反應。

出乎他意料的,李超聽到這話後,只是哦了一句。並沒有表現出什麽太大的驚訝表現,無悲無喜。

李超跟李秀寧也接觸很久了,對於她的性格有些了解的。一旦她決定了某件事情,九頭牛都拉不回來。既然她上次那麽堅決的說要和離,那她和柴紹離了,還真不是什麽稀奇的事情。

只不過,李超心裏也確實有點唏噓的。

這事情,好像還真跟自己有點關系啊。

歷史上,平陽公主武德五年死了,以軍禮下葬。如今,武德六年了,李秀寧還活的好好的,甚至當了長公主,還通過半月談,成為了天下人傳唱的巾幗英雄。

但她卻跟柴紹和離了。

世事真是難料啊。

“李相國有什麽話需要我帶回去的嗎?”

“就是帶給平陽長公主。”

李超怔了下,看著城樓外的雨幕出神,然後搖頭。

既然已經決定放手,那不如就相忘於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