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丹書鐵券(第2/3頁)

有了野利部這只死雞,其它在四州內的那些內附大小番部,最後都老實的上了大唐戶口,領取了大唐的身份牌。

他們成了大唐的編戶齊民,甚至戶貼上也注明的是漢人,都不再是番族蠻夷。

他們一樣分田均地,也一樣得承擔租庸調,一樣要遵守大唐律法,反正張超手下,這些人完全就成了唐人了。

雖然好多番人,連句漢話都不會說。

僅此一項,張超就讓洮州的戶數人口增加了許多。

再加上許多關內、隴右的百姓,主動的跑到洮州來落戶,因此現在洮州人口達到了近十二萬口,擁有一萬七千多戶。

比起戰前的戶口翻了差不多三翻。

這種業績,震驚大唐君臣。

再看看張三在洮州均的田,數量更加驚人,張三呈上的奏報中顯示,他在洮州均田授地,洮州總田數已經達到了八百多萬畝。

這敢信?

八萬多頃地啊。

如果按一丁百畝地,可授八萬多個丁男。而大唐的稅賦,以租庸為主,就是按丁口授田,然後按丁口征稅。

每丁納租二石、絹二丈、綿三兩,服役二十天。

這等於是一年十六萬多石糧,和十六萬丈絹,二十四萬多匹綿啊。

就算現在朝廷有移民政策,加戰後的寬免,洮州三年免稅賦,但三年後呢?這些地,就算按一半來算,也是相當驚人的啊。

洮州可是邊州啊,又不是關中平原和河東河南河北以及江淮、江漢等富裕之地。

而且李淵知道,洮州還是個牧區呢,那裏牲畜業甚至比農業要發達。

“陛下,臣還有一個好消息!”宇文士及今天非要把李淵他們震麻木不可。

“哦,還有何好消息?”

“臣在洮州時,與張文遠一起堪探尋找礦產,得陛下洪福所佑,在洮州找到三座大礦山。”

李淵坐直身子,微微前傾。

“是何礦物?”

“一座金礦,一座鐵礦,還有一座銅礦。”

宇文士及自己到現在都還是相當的震驚的,他跟著張超到處逛了幾天,然後就發現了三座礦山,還已經由匠師判定都是礦產儲量很高的礦產,尤其是那座金礦,聽說儲量很驚嚇。並且,這三座礦山都比較好挖掘開采。

“能年產幾何?”

“只要有充足人手,那座金礦能年采黃金八百斤。鐵礦可采鐵礦冶鐵三十萬斤以上,銅礦可冶銅礦十萬斤!”

黃金八百斤,鐵三十萬斤,銅十萬斤。

三個數字擺在那裏,李淵和裴寂等都不由的呼吸粗重起來。

這個數字若是放在後世,連個鄉鎮企業規模都比不上,只能是村級。可是在唐朝,尤其是唐初,卻很驚人了。

唐初不比西漢時黃金開采量大,李淵可是很清楚,這幾年朝廷每年的黃金開采量都不到三萬兩。三萬兩就是兩千斤不到,而現在洮州居然有個能年產八百斤黃金的大金礦。

朝廷的鐵產量稍高,一年約兩百萬斤,銅產量一年只有約二十萬斤。

洮州一年能產三十萬斤鐵,十萬斤銅。

這三個數字,一對比,就一點也不少,不但不少,還非常的多。

黃金雖在大唐不是貨幣,也很重要,是皇帝賞賜給功臣們的貴重物。因此在有的時候,黃金和銅錢絹帛一樣的是硬通貨。

至於鐵和銅就更重要了,鐵能制鐵甲鐵盔,能煉鋼鑄刀劍。這是武器,是國之利器。

而銅,現在朝廷一直缺錢。缺銅錢,其實就是因為缺少銅原料,銅太貴重。特別是許多銅礦都遠在江南和嶺南地區,開采、鑄造、轉運,成本極高。

江南鑄一貫錢,成本得有七八百文錢,嶺南鑄的錢,加上運費,有時甚至花費到兩千。

造一枚錢,朝廷不但沒賺,反而還虧上千文錢。

洮州發現一座大銅礦,一年十萬斤銅,這可是等於原來的一半年產量啊。

鑄一爐銅錢,要用到兩萬多斤銅,可得錢三千三百貫。朝廷一年一百鑄錢爐全力開動,鑄三十三萬錢,要用銅二百多萬斤。

現在的年產量二十萬斤,杯水車薪。

雖然洮州的銅礦一年產銅十萬斤,也僅能鑄五爐錢,得一萬來貫。

但起碼也是個好消息啊,張超隨便幾天就能找到一座年產十萬斤的大銅礦,也許洮州境內有大銅礦脈呢?

有了一座銅礦,也許還會有更多呢?

不管怎麽說,這些是好消息啊。

“朕,都不知道要如何酬謝張文遠之功了!”

臣子太厲害,也確實讓皇帝頭疼。

張超這才二十二歲不到,已經是開國侯,上柱國,還是太子賓客,是實打實的正三品。

再升賞,可就有點太快了。

他還這麽年輕呢,一路這樣升上去,以後升無可升怎麽辦?

李淵望向老夥計裴寂。

裴寂收到李淵的眼神,立即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