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回長安(第2/3頁)

最後,做了些調整,先來的這些移民,建成屯堡,後來的到時再一起。並且劃分村子的標準,是以原來所在地百姓盡量聚居一起。

柯老爹等許多白鹿鄉的村民們都劃在了一起,來自白鹿鄉的移民組成了一個屯,擁有一百戶人家,剛好是兩保二十甲。

柯老爹還被鄉裏指派為白鹿屯的屯長。

“現在上面交給你一個任務,盡快主持選出甲長、保長,然後組織帶領村民們,把屯堡的墻修起來,然後蓋房子。大家合力一起,先建好村子,然後再開始墾荒屯田。這段時間,州縣會供應大家糧食,憑戶口人數限量供應。”

這個供應糧其實也是要自己花錢買的,但起碼不用操心糧食了。如果自己去市場上買的到糧食,那自然也沒有限制。

柯老爹對於官府的安排挺理解的,村裏人合起夥來建屯堡,修水利,總是比各幹各的要快的多。

“還有一件事情,村裏得組織青壯,建立護村隊,每天得輪流守衛巡邏,夜裏也要護村守夜。官府會給大家發一些槍頭,你們自己制作長槍,再做些盾牌,注意一些。若有烽火,或者是警訊,要立即關起堡門固守待援。”

一句話,讓柯老爹他們再次明白,這裏是邊地。

州城。

張超帶著崔鶯鶯她們逛了逛。

“洮州城挺大的,比我想象中大多了。”

“那是,周長八裏呢,這可不是小城。不過以前這裏比較簡單,主要是人口不足,現在有了這麽多移民,再重點發展下邊貿,這裏馬上就能繁華起來的。”

崔鶯鶯笑著點頭,這次她把家底都帶來了,除了大半是收地後移民們寄存在錢莊的錢,還有許多是張家的家底。

她已經做好紮根洮州的打算了,她聽舅父說了個中內情,知道可能三郎這次短期內回不到長安了。不過也無所謂,三郎在哪,她便在哪。

三郎到洮州當官,她就跟著來洮州開錢莊開當鋪,買田置業。反正長安那邊,也並沒有人阻止她過來。

“你可以再開一家商行,給番漢商人作中介,同時也可以組織商隊往中原和胡地兩邊組織貨源。青海璁、吐谷渾龍種馬,吐蕃矮腳馬、騾,還有青鹽、藥材、羊、毛牛、羊等等,都是很不錯的貨物,但卻很便宜,中原的茶葉、絲綢、布匹、瓷器、木碗陶鍋等等,則非常受番人歡迎。”

“我都聽三郎的。”崔鶯鶯笑道。

老爹這次來,也是直接調職洮州,他是主動請調的。

張超讓老爹做了參軍事,不是什麽具體的職務,省的他辛苦。老爹也沒說什麽,反正到他這年紀了,對官職之類的不太在意,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好。

程處默四個,則被張超委任了車騎將軍之職,各統一個車騎府八百人。

現在整個洮州都督府,下轄十一個軍府,六驃騎五車騎,總兵額達到了一萬。

“三郎,侯都督和張都督來了。”張管家進來稟報。

張超來到花廳,侯君集和張亮兩個李世民的打手正在那裏大吃五香牛肉幹呢。

“三郎,還是你家這牛肉幹好吃,那些番人弄的肉幹就難吃,腥。”

番人的肉幹,主要是風幹肉,沒有調料,肉幹是原味的,當然不如這種五香味道的好吃了。

“兩位老哥這是要回長安了?”張超笑道。

這二人本來是李世民留下的岷州和芳州都督,但是現在四州合一,這兩人也不可能留下來做個驃騎將軍,上次隴西一戰他們也是立不了不少的功,這才從車騎升到了都督,現在四州合一了,李世民也幹脆把他們召回去。

自秦瓊尉遲恭程咬金牛進達單雄信一票秦府大將外任後,現在李世民身邊也缺人,侯君集張亮本就是他的心腹,自然更願意他們回到身邊。

“說實在的,還有些舍不得回去呢,在地方上,更瀟灑自在啊。真羨慕三郎,一戰封侯,如今是刺史兼都督,還特賜旌節,又加了經略使之銜,真正的封疆大吏啊。”侯君集說。

張亮則道,“我倒是挺羨慕三郎膽大,開的江心市聽說日進鬥金呢,我們在那邊就差吃草了,三郎這邊卻上到將軍下到小卒,都腰包滿滿。”

張超只是笑笑,“撐死膽大餓死膽小,朝廷糧草遲遲不至,我們這也是餓的沒有辦法啊。兩位兄台回京,正好給我幫個忙,有批牛羊和皮毛、藥草等要運回長安,你們幫我押運回京,到時我給兩位兄台各一成的收益,如何?”

“這一成收益有多少?”張亮笑呵呵道。

“一成凈收益五百貫總是有的。”

張超話一落,侯君集馬上道,“反正也是順便,我們肯定幫忙。”

“那就多謝了。另外我這裏收到幾匹上好的青海驄,就送兩位兄長一人一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