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剁手(第2/3頁)

這些羌人部落有些內附中原都有上百年歷史了,在隴西一帶定居生活,放牧打獵,遠不如那些在河湟一帶的黨項羌驃悍。

那些人傻乎乎的輕易上鉤進城,甚至在街巷戰中只被殺了兩成左右就崩潰投降了。若是細封部族或者拓跋部族這樣的黨項強族,裏面的戰士可不會如此不堪。

搞不好張超就雞飛蛋打了。

幸好這些羌人也只是些烏合。張超暗自慶幸,一群唐軍新兵碰上一群羌人烏合,倒也是半斤八兩。

在張超的大膽計謀下,愚蠢的羌人被誘入城中,當了回甕中鱉。最終還是唐軍憑借著主場優勢,人數優勢,成功的逆風翻盤。

“收拾收拾,我們明天出發。”

張超把傷兵留下,又留了幾百人把守沿河城,並負責看押那些羌兵俘虜。沒有了大拇指,張超相信這些俘虜在城裏也翻不了天。

不過對於其中的那些首領,還有細封思明,張超沒有半分客氣,審訊完後,直接拉出去砍了。

這種人,留著就是隱患,早殺早了。

沿河城中休整一夜,第二天張超率軍繼續向著隴右城進發。

兵馬出城,精氣神卻比先前自信飛揚了許多。

經歷過一場大戰,見了血的新兵們,已經不再是剛出長安時的稚嫩了。

殲滅那三千羌騎,還帶來了一個好處,就是繳獲了許多戰馬。許多羌賊都是一人二馬,在戰鬥中損失了部分,但完好的依然有五千余匹。

這讓張超的右後軍人手都裝備了一匹,連許敬宗和李守素的左後和右前軍也各裝備了一千匹。

他們對於張超一軍比他們兩軍還分的馬多,倒沒什麽異議。

現在這三軍和民夫們,對於張超那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沿河城一戰下來,陣亡了八百多人,重亡三百多,其中有二百余民夫和百姓,張超他們三個軍減員九百多,右後軍損失了二百多人,是損失最少的。

張超直接從民夫中補了二百多人,保證了自己右後軍六十隊的編制。

除了得到幾千匹馬,張超還有個收獲就是得到了不少的武器。

雖然羌人的武器有些亂七八糟,很落後,可起碼刀槍弓箭不少,數量很足。張超的右後軍,也差不多是人手一張弓,一壺箭了。

其它兩軍也都裝備了不少長槍和刀。

差雖差,但起碼是有了。

再加上那些令人嫌棄的皮甲、鐵甲,數量不多,可也大大增加了一些戰鬥力。

新增了這麽多的戰馬武器盔甲,張超部隊的士氣大漲。

“多張些旗幟,把繳獲的羌賊部落旗幟也打起來!”

從沿河城到伏羌城,不過六十裏路。

張超走了兩天。

當張超的這支唐朝大軍出現在伏羌城外不遠時,很有些聲勢。

旗幟飄飄如海洋,長槍似森林。

而那數千騎著戰馬的大唐騎兵,更讓羌人斥候震驚。

特別是他們發現那些前往沿河城的部族的旗幟,還有部族首領的人頭,都被唐軍高舉著的時候,嚇的都快尿了。

“唐朝大軍來了,足有兩萬余人,騎兵就有至少三千。看樣子,是唐軍主力,一個軍團。細封思明和各部族首領的人頭都被唐軍用長槍舉著,他們的旗幟也在唐軍手裏。”

伏羌城下,率著三千羌兵圍攻伏羌城的,是來自拓跋部族的拓跋恭,聽到斥候的這個稟報,大驚失色。細封思明可是帶著三千人馬去打沿河城,這才沒幾天,就全軍覆沒,人頭都被人舉著回來了?

兩萬余人馬,三千余騎兵,這就是大唐標準的軍團編制啊。

不是說大唐隴右空虛,關中空虛了嗎,李世民都只帶著一萬余人去渭州,怎麽現在突然又跑出來一支精銳軍團了。

這誰他娘的搜集的情報,完全不準啊。

“可認出唐軍主帥是誰?”

“只看到主將旗上是個張字!”

“張?唐人有姓張的大將嗎,我怎麽不知?”

“可那將旗上確實寫著張字!”

雖然想不到哪個唐朝大將姓張,可只憑著細封思明的人頭都被人家舉著,就知道來者不善了。細封思明三千人馬,轉眼被滅,看來那姓張的很厲害。

“傳令,立即撤軍。”

“撤回渭州,我們要去告訴大汗,唐軍派大軍來增援李世民了。”

伏羌城東不遠,張超帶著他的‘大唐主力軍團’,正一步一挪的緩慢前進。越來越告訴伏羌城,其實他也心跳快的很。

這是詐雞啊。

完全的虛張聲勢,還是那支新兵,但現在只有七千余人了,帶著五千民夫,押著輜重糧草,故意弄的煙塵很大。

多打了許多旗幟,強裝出了一個軍團的樣子。

張超其實心虛的很,萬一他娘的拓跋恭識破了他的計策,來個騎兵突擊,那他估計得完。雖剛贏了漂亮的一仗,但說在野外直接跟黨項人對陣,張超真沒把握。尤其是現在為了虛張聲勢,他還沒立營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