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三個女人一台戲(第2/2頁)

怎麽這笑聲之中,他總感覺有火藥味呢。

等崔鶯鶯拉著趙四娘的手,談起趙家如今的困境,還提出願意幫忙的時候,張超明白了。

崔鶯鶯這是在宣示自己的主權。

張超站在寒風裏,狠狠的揉了揉自己的臉,然後丟下三個女人自己去吃刀削面了。

馬周也端了個大木碗,打了一碗滿滿的刀削面在吃著,面足湯更多。他吸溜幾口面湯,看了眼張超,笑道,‘咋了?’

張超也打了碗刀削面,走到他旁邊蹲下。

“三個女人一台戲。”

馬周目光往那邊望了一眼,然後收回視線,“你究竟是怎麽想的,看上趙四娘了?”

張超呵呵的笑,“你們思想太齷齪了,我只是跟她談點生意上的事情而已,人家好歹也是鄰居啊,上次買他家地還占便宜了呢。現在她有困難,總得幫忙吧。”

馬周就笑道,“是我想多了,還是所有人都想多了?你幫忙,也沒必要這樣招搖的吧,是個人都會想多的,十三娘子現在就想多了。”

張超沒反駁,他知道自己有時還是會按後世的一些方式行事,忘記了如今是唐朝。但他也承認,自己其實也挺享受和趙四娘子這種往來。

家裏有那麽好的妻子,可男人總是按捺不住自己。

馬周指著長安城的方向,道,“我打算明年參加朝廷的科舉,不知道三郎能不能推薦我。”

明年朝廷會舉行科舉考試,這已經不算是什麽稀奇的事情。馬周想要去考科舉,也很正常的。畢竟這樣的人才,歷史上可是當過宰相的,總不可能真的願意在張家做一輩子的賬房吧。

“你準備去考哪科?”

和明清時的科舉不同,唐朝明年的科舉雖還未開始,但已經有了許多消息出來。大致會和隋時差不多,會有許多科,明經、進士、書、算、醫等等,總之就是分科考試,選拔各種各樣的專業人才。

“我想考進士科。”

進士科是這些科中比較難考的,馬周要考進士科這說明他很有自信。

“你要我給你推薦?”張超笑問。

隋唐時的科舉制度,有別有後代科舉之處,一是一年一考,二是允許公薦和通榜。也就是允許人們向主考官推薦優秀人才,應進士科的考生可以把自己做的一些詞詩歌賦等作品擇優編成長卷,然後投給達官顯貴或者文壇名人以求得他們的賞識,還能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及第機會,這就是投卷。

但投卷也不是那麽簡單的,投卷不能跟投簡歷似的投很多家。投了哪家,哪家給你舉薦了,那麽就跟明清時的座師一樣,以後這個考生就算打上這家的出身了。

收投卷,也是唐時很大達官顯貴們收羅小弟們的一個方式。

馬周投張超,張超舉薦了他,那以後馬周就算中舉出仕,他也是張超的人,這個對張超和馬周來說都是很重要的。

馬周點頭。

“其實我覺得以你的才能,考不考科舉都無所謂,若是你願意,我可以直接薦舉你去秦王府,給你安排個八九品的參軍還是沒問題的。以你的才能,相信很快能在秦王府展露頭角的。”

“三郎你現在不是已經成了東宮官嗎,怎麽還薦我去秦王府?”馬周疑惑。

張超笑了笑,“我這不是上次隨秦王在河北打過仗比較熟嘛,我現在雖調到東宮,可我還沒見過太子呢,跟太子不熟。當然,你若是想去東宮,我也可以給你向太子舉薦一下,隨我去司經局當個校書、正字什麽的八九品官還是沒問題的。以你的能力,到哪都能發光的。”

他覺得,自己孤身入東宮臥底,有點勢單力孤啊,若是能把馬周也帶過去,自己豈不是有了個幫手。

去秦王府還是去東宮,還是去參加明年的科舉考試?

馬周倒是有點猶豫了。

張超倒覺得不考科舉也沒關系,眼下的科舉還不是中晚唐時的科舉那樣重要,那時科舉才是官員出仕正途,但現在,科舉還只是剛開始要舉行的一項選才的輔助方式。

歷史上的馬周也沒有考進科舉啊,不也一樣當了宰相。

“若是三郎願意,馬周願意隨三郎一起去東宮。”馬周最後做出了選擇。

“你考慮好了?”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