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章邯撐危局 六、章邯上演閃電反擊戰(第2/2頁)

話又說回來,章邯占領張楚首都陳縣後,注意力轉向了南陽郡方向。周文軍、田臧軍被消滅,秦軍收復了三川郡;活動在郟縣的楚軍鄧說部隊和活動在許縣的楚軍伍徐部隊潰散,秦軍收復了潁川郡;張楚軍蔡賜部隊和張賀部隊被消滅,秦軍控制了陳郡。至此,張楚軍的主力幾乎完全被消滅,只剩下攻占了南陽地區、企圖攻打武關進入關中的張楚軍宋留部隊。宋留部隊,是可能威脅關中地區的最後一支張楚軍。

南陽郡西部是秦帝國的關中本土,北部是三川郡,東部是潁川郡和陳郡。章邯領軍由三川進入潁川,章邯部下別軍在郟縣擊敗鄧說軍後,宋留軍就已經受到南下秦軍的直接威脅。章邯軍主力攻占陳縣後,宋留軍面臨退路斷絕、被秦軍孤立包圍的危險。在不利的形勢下,宋留被迫放棄攻打武關進入關中的目標,率領部隊退出南陽,向陳郡方向移動。當宋留軍撤退到陳郡南部的新蔡縣(今河南新蔡)時,章邯軍主力已經在新蔡一帶嚴陣以待。宋留軍被秦軍包圍,走投無路,被迫投降。秦軍將宋留車載傳送到首都鹹陽。二世皇帝下令,將宋留以叛逆問罪,處以車裂的酷刑,懸屍示眾。

就在章邯軍主力南下汝陰、新蔡,追擊陳勝、包圍宋留期間,陳縣方面的局勢有了反覆和變化。陳勝的部下呂臣,在陳郡東南的新陽縣(今安徽界首北)集結起一支軍隊,突襲攻占了陳縣,將殺死陳勝投降秦軍的莊賈處死,重新安葬了陳勝。章邯軍別部集結反攻,擊退呂臣軍,奪回陳縣。呂臣軍退出陳縣,與由九江方面北上的楚軍英布部隊會合。兩軍協力共同作戰,再一次攻克陳縣,繼續打出陳勝的張楚旗號。不過,陳縣反覆的時間很短。章邯統領秦軍主力解決了宋留軍以後,馬上揮軍北上,再次攻占陳縣。呂臣和英布,在強大的章邯軍的打擊下,被迫撤離陳郡,東向泗水郡方向敗退,後來加入到項梁軍中,又是後話了。

秦將章邯,崛起於戲水之戰。二世元年八月,周文軍攻入關中,兵臨戲水。面對秦國立國以來的最大危機,章邯起而應戰。九月,章邯將周文軍逐出關中,安定關中國本。二世二年十一月,章邯出關消滅周文軍,乘勝東進,在敖倉破張楚田臧軍,在滎陽破張楚李歸軍,解除滎陽之圍,收復三川郡,完成秦軍由救援防守到出擊進攻的戰略轉變。進而南下,在郟縣擊潰張楚鄧說軍,在新鄭擊潰張楚伍徐軍,收復潁川郡。十二月,章邯攻陷張楚都城陳縣,陳勝軍敗身亡,張楚政權被消滅。隨後,章邯逼使張楚宋留軍撤出南陽,伏軍新蔡途中予以包圍逼降,收復南陽郡,徹底解除關中南大門武關一帶的威脅。一月、二月,章邯粉碎張楚軍殘部奪回陳縣的兩次嘗試,擊敗張楚呂臣軍和英布軍,穩固地占領陳郡。

概括章邯的戰功而言,他在短短兩個月時間,集中兵力逐一消滅張楚軍主力各部,收復三川、潁川、南陽、陳郡失地,結束了僅僅存在六個月的張楚政權。一時陷於滅亡危機的秦帝國政權,因章邯的勝利而得到拯救;戰國以來秦軍戰無不勝的軍威,也因章邯的勝利而得到重振。秦帝國生死存亡的命運,在軍事上完全系於章邯一身。由二世皇帝、郎中令趙高、丞相李斯三頭主導的秦帝國政局,因章邯的崛起而迎來了四頭牽引的新局面。大將章邯的行動舉止,將直接關系政局的安穩和帝國的存亡。

平定了張楚以後,楚國南部地區和韓國地區的戰局安定下來,章邯軍的軍鋒開始指向碭郡和東郡方面,著手於平定魏國地區的叛亂。章邯的目標,是要消滅占據臨濟(今河南封丘東)的魏王魏咎和魏軍主力。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從偏居東南一隅的會稽郡方面,一支精銳的楚軍已經渡過長江,沿東海郡北上,正在向下相、下邳、彭城方向靠攏,準備參戰攻擊秦軍。這支楚軍,就是起兵於江東的項梁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