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劉邦的戰國時代 九、門客侯嬴、朱亥、張耳(第2/2頁)

古話說,富貴多士,貧賤寡友,不過是人世間的冷暖常情。信陵君死於魏安厘王三十四年(前二四三)。信陵君去世後,門下賓客散去,張耳失主,散落民間,成為遊俠。無職無業的張耳,在大梁呆不下去了,他脫籍亡命,離開大梁,流落到外黃縣城(今河南民權西北)。

外黃在大梁東邊二百來裏,城裏有一位心高氣盛的奇女子,父親是外黃有名的富豪,本人是外黃絕色的美女。她出嫁以後,發現丈夫是位平庸不堪的凡夫俗子,實在是不堪忍受,於是離開丈夫,跑到父親過去的賓客那裏暫時投靠,尋求幫助。這位賓客與張耳相識,他對外黃美人說:“如果一定要另外找好丈夫,除了張耳,沒有別人。”聽了賓客對於張耳的介紹,外黃美人同意了,她請賓客為中介,與丈夫了結夫妻關系,同時,也請賓客為媒人,試探張耳的意思。張耳亡命客居外黃,孤身窮困無援,如今有富家美人願意下嫁自己,真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當即同意了這門婚事。

戰國時代民風開放,男女交往比較自由,婚姻嫁娶,沒有儒門道德君子後來搞的那套從一而終的婦德,而是夫婦對等,好說好散,丈夫主動休棄妻子,妻子主動離棄丈夫,都在情理習俗當中。結婚登記,雖說沒有什麽特別繁雜的手續,不過,需要在官府制作單獨立戶的戶籍。張耳的戶籍在大梁,脫籍流落外黃,算是違法亡命,好在女家是外黃的豪門富戶,一縣上上下下,沒有打通不開的關節。張耳迎娶美人在外黃安家落戶後,外有女家重金厚財的資助,內有心高美人的期待督促,如魚得水,開始成就事業。

信陵君在世時,張耳入門下做賓客;信陵君去世後,張耳出門下回歸遊俠。在外黃得美女財富後,張耳繼承信陵君之流風逸韻,以英雄後人自任,疏財仗義,網羅遊士,搖身變為門主,外黃張宅,也成為遠近遊俠向往的高堂。

門主和賓客,賓客和遊俠,一物的兩面,貫穿的都是男兒間的然諾交情,豪俠間的人際交往。張耳在民間社會的影響愈深,勢力愈強,進而一身三變,在妻家及賓客們的聲援下進入政界,被魏王任命為外黃縣令,成為貫通官府和民間、跨越白黑兩道的要人。張耳的名聲,不但超越外黃縣及於魏都大梁,進而超越國界,成為各國間聲聞遐邇的名士。

這時候,張耳的門下有一位人物慕名而來,他就是以遊俠自任的劉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