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被失望籠罩的冬天(第3/3頁)

“皇上(玄宗)對待安祿山,恩如父子,群臣莫及,可他不知報恩,反而興兵犯闕,塗炭生靈。大丈夫縱然不能剪除兇逆,也不必面北稱臣!在下有一個小小的建議,不知足下能否采納?”張興頓了一頓,見史思明悶聲不語,便接著說,“足下之所以追隨逆賊,不過是為了榮華富貴,可這就像是燕子把巢築在帳篷上,豈能久安?!為何不乘機誅殺安祿山,當下便能轉禍為福,長享富貴,豈非美事一樁!”

史思明勃然大怒,立刻命人把張興綁在木樁上,然後用鋸子一下一下地割他的肉。張興扯開嗓子破口大罵,自始至終詈不絕口。其死狀之慘烈,其意志之堅貞,與當初的顏杲卿如出一轍。

至饒陽陷落,河北諸郡已悉數淪於燕軍之手。燕軍每破一城,城裏所有女人、財帛、衣服首飾,以及一切拿得動的東西,都被洗劫一空;壯年男性全部抓去充當苦力;至於那些老幼病殘,則被燕軍當成了取樂的對象,一個個抓來施虐玩弄,等玩夠了,再一刀劈死,或用長槍把人挑起來,狠狠擲向半空……

占領河北全境後,燕將尹子奇本來還想南下進攻北海(今山東青州市),進而攻掠江淮地區,不料回紇軍隊此時已經入援唐朝,並且以驚人的速度越過朔方、河東,兵鋒直抵範陽城下。尹子奇聞報,慌忙掉頭北上,回防範陽。

面對陳濤斜慘敗與河北全境的淪陷,肅宗李亨感到了一種無邊的失望和沮喪。

強敵如此猖獗,兩京何時才能收復?天下何時才能太平?

肅宗懷著無比沉重的心情向李泌提出了這兩個問題。

李泌的樂觀出乎肅宗的意料之外。他胸有成竹地說:“據臣所知,逆賊所劫掠的財帛子女,全部都運到了範陽,這哪裏有雄踞四海之志呢?現在,只有胡人將領仍然效忠安祿山,漢人只有高尚、嚴莊數人而已,其他全都是被迫脅從的。以臣所見,不過兩年,天下無寇矣!”

肅宗半信半疑地看著李泌,說:“先生為何如此自信?”

接下來,李泌綜合整個天下的形勢,向肅宗提出了一個深謀遠慮的戰略:“叛軍中的驍將,不過史思明、安守忠、田乾真、張忠志、阿史那承慶等數人而已。如今,陛下如果命李光弼從太原出井陘,郭子儀從馮翊(今陜西大荔縣)入河東,則史思明、張忠志絕不敢離開範陽和常山,安守忠、田乾真亦不敢離長安,這就等於我們只用兩路人馬,就鎖住了他們四個將領。如此一來,安祿山身邊就只剩下一個阿史那承慶。下一步,陛下命郭子儀不要攻擊華陰,讓長安和洛陽之間的道路保持暢通,然後陛下再親自坐鎮鳳翔,與郭子儀、李光弼遙相呼應,輪流出擊。叛軍救頭,我們就攻其尾,叛軍救尾,我們就攻其頭,讓他們在數千裏間疲於奔命。我軍以逸待勞,敵至則避其鋒,敵去則乘其弊,不攻擊他們的城池,也不切斷他們的道路。等到明年春天,再命建寧王為範陽節度使,從塞北出擊,與李光弼成南北夾擊之勢,直搗範陽,覆其巢穴。叛軍無路可退,原地堅守又無以自安,屆時再命勤王大軍從四面合圍,安祿山必定束手就擒!”

肅宗聽完這一席話,連日緊鎖的愁眉才終於舒展開來。

一絲希望的火焰又重新在他的心頭燃起。

來年春天,一切會不會像李泌所說的那樣——唐軍高歌猛進、一路奏凱,而安祿山則走投無路,不得不束手就擒?

李亨不知道。

他只能默默地向天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