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燎原:河北的抵抗(第3/3頁)

河北諸郡本來就不是真心投降安祿山,如今聽說官軍馬上要打回來了,於是一個個相繼反正,前後總共有十七個郡宣布脫離安祿山,仍舊遵奉朝廷號令。“其附祿山者,惟範陽、盧龍、密雲、漁陽、汲、鄴六郡而已”。(《資治通鑒》卷二一七)

星星之火就這樣形成了燎原之勢。

隨後,顏杲卿乘勝而進,又派了一個叫馬燧的手下前往範陽,遊說安祿山任命的留守長官賈循,讓他歸降朝廷。馬燧說:“安祿山負恩悖逆,雖然暫時得到了洛陽,但終究會滅亡。公若能揭起義旗,誅殺幾個拒不從命的將領,以範陽歸國,顛覆安祿山的根基,此乃千載難逢的不世之功啊!”

賈循動心了。可是,懾於安祿山的淫威,賈循還是有些心悸,所以一直猶豫不決。

賈循的優柔寡斷不僅讓他與“不世之功”擦肩而過,並且為他召來了殺身之禍。

因為隔墻有耳。

安祿山的一個部將不知從哪裏得到了消息,立刻派人飛報安祿山。

此時,安祿山已經親率大軍出了洛陽,正打算進攻潼關,西取長安。不料,河北接連傳來十七郡先後反正的消息,緊接著又得到了賈循企圖反叛的密報,剛剛走到新安(今河南新安縣)的安祿山不禁驚出了一身冷汗,旋即掉轉馬頭,返回洛陽,並命人火速趕回範陽解決賈循。

數日後,安祿山特使抵達範陽,秘密絞死了賈循,而且屠殺了他的所有族人。馬燧風聞賈循被殺,慌忙逃出範陽,躲進了西山,被一個隱士收留,就此逃過一劫。

這個大難不死的馬燧,後來成了德宗一朝的著名將領,在捍衛李唐社稷、平定藩鎮之亂的戰場上立下了赫赫功勛。

安祿山誅殺賈循後,命部將牛廷玠執掌範陽軍務,同時又接連下了兩道命令,一道給了駐留河北的驍將史思明,一道給了駐守河內(今河南沁陽市)的大將蔡希德,命前者率步騎萬人南下,命後者率精兵萬人北上,目標是同一個——圍攻常山。

安祿山之所以如此氣急敗壞,一下子打出史思明和蔡希德這兩張王牌,顯然是因為顏杲卿和顏真卿在他後院點燃的這把火確實燒痛了他。

不趕緊將這把火撲滅,安祿山唯恐自己的老巢隨時有被焚毀的危險。霸業新舉,宏圖初展,範陽怎麽能在這個時候出問題呢?尤其是在安祿山正準備登基稱帝的這一刻,範陽更不能出任何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