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相狄仁傑

狄仁傑,字懷英,並州太原人,生於官宦之家。從童年時代起,狄仁傑身上就有一種特立獨行,不畏權貴的勇氣。有一次他家的門人被害,縣衙裏的官吏前來調查案情,府裏的老老少少都忙不叠地前去接受問話,惟獨狄仁傑拿著一本書坐在那兒一動不動。縣吏一看這小子那麽有個性,心裏老大不爽,就上去命他接受問話。狄仁傑啪的一聲合上書本,沒好氣地說:“我跟書中的聖賢對話都惟恐不及,哪有空理你們這些俗吏!你憑什麽兇我?”

這是史書記載的有關狄仁傑生平的第一個故事。未來神探狄仁傑在史書中剛一亮相就與命案有關,也算是一個有趣的巧合。作為中國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清官和神探,狄仁傑的探案故事通過千百年來的公案、話本、戲劇、小說,乃至當代影視而廣為傳播,幾乎已經到了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程度。到了二十世紀,狄仁傑更因荷蘭漢學家高羅佩所創作的《大唐狄公案》而享譽西方,被西方讀者驚呼為“東方的福爾摩斯”。

那麽,真實的狄仁傑到底是什麽樣的呢?他是否被後世的這些虛構作品過度神化了呢?

答案是:不。

歷史上的狄仁傑確確實實是個神探。高宗儀鳳年間(公元676~679年),狄仁傑擔任大理丞,“周歲斷滯獄一萬七千人,無冤訴者”(《舊唐書·狄仁傑傳》)。一年之內勘斷的積壓案件所涉及之人犯就達一萬七千人,而且事後還沒一個喊冤的,這當然是不折不扣的神探了!

作為神探,最重要的素質就是智謀。在小說和影視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狄公身上那種超越常人的機敏和睿智。而歷史上真實的狄仁傑,其智謀比起虛構的人物似乎也不遑多讓。長壽元年(公元692年),狄仁傑與魏元忠等人一起被來俊臣誣陷入獄。當時朝廷有個不成文的規定,人犯如果一被訊問就承認謀反,可以免於死刑。所以當來俊臣審問狄仁傑時,狄仁傑立刻就說:“大周革命,萬物惟新,唐朝舊臣,甘從誅戮。反是實!”意思就是說,既然大周已經代唐而興,我身為李唐舊臣,當然只有死路一條,你說我謀反我就謀反吧!來俊臣一看這家夥這麽老實,也就放松了警惕。隨後就沒人來找狄仁傑麻煩了,酷吏們只等著判決下來,到時候執行就是了。

可來俊臣絕對沒有想到,狄仁傑是在跟他玩心眼。

由於當時已是初春,天氣逐日轉暖,於是狄仁傑就跟獄吏討了一副筆硯,然後撕下被單上的一角布帛,寫明了自己的冤情,最後又拆開身上的棉衣,把帛書藏在衣服的棉絮內,交給獄吏說:“天太熱了,煩請把衣服交給我家人,讓他們拆掉裏頭的棉絮,再送回來給我穿。”

獄吏拿起那件棉衣左看右看,也看不出什麽毛病,於是就轉交給了狄仁傑的兒子。他兒子狄光遠也很聰明,知道父親肯定要傳達什麽信息,於是拆開棉衣仔細檢查,果然發現了那封帛書,隨即以告密為由求見武皇,把帛書當面呈上。

武曌看過後,立刻召見狄仁傑,問:“你既然沒有謀反,又何必承認?”

狄仁傑說:“我要不承認,早就被他們打死了。”

武曌想想也是,隨後就赦免了狄仁傑、魏元忠等人,把狄仁傑貶為彭澤縣令,魏元忠貶為涪陵縣令。狄仁傑就此躲過一劫。

狄仁傑之所以能夠青史留名,被後人千古傳頌,除了通達權變、智謀過人、斷案如神之外,還有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他對民間疾苦的關懷和對下層百姓的體恤。在武周前期那種視人命如草芥的年代裏,他是少數幾個真正能夠堅守道德原則,珍愛百姓生命的官員之一。

狄仁傑一生仕途浮沉,輾轉四方,歷任各地的縣令、刺史、都督。每到一地,他幾乎都能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並留下一段膾炙人口的佳話。早年擔任寧州刺史時,當地百姓就感懷他的仁政,為他樹起了一塊德政碑。曾有朝廷禦史巡視地方,入寧州境內時,當地父老“歌刺史德美者盈路”。禦史不禁感嘆:“入其境,其政可知也。”(《舊唐書·狄仁傑傳》)回朝後更是大力推薦。狄仁傑隨即被征召入朝,擢為冬官(工部)侍郎。

垂拱四年(公元688年),狄仁傑隨宰相張光輔討伐越王李貞,平叛之後,朝廷命狄仁傑就任豫州刺史。張光輔進入豫州後,大肆屠殺降眾,並逼迫狄仁傑以州府財物賞賜將士,遭狄仁傑嚴詞拒絕。張光輔勃然大怒:“一個小小的州將,膽敢不聽元帥命令?”狄仁傑也憤然而起,對張光輔說:“亂河南的,原本只有一個李貞。如今一個李貞死了,沒想到卻有一萬個李貞活了!”張光輔大聲質問他什麽意思。狄仁傑面不改色地說:“張公統率數十萬大軍對付一個亂臣,豫州百姓爭相出城迎降,可官兵入城後卻大肆屠殺,令無罪之人肝腦塗地,這難道不是一萬個李貞活了?你放縱邀功之人,誅殺歸降之眾,我擔心冤聲沸騰,上徹於天。要是我手裏有一把尚方寶劍,現在就砍斷你的脖子,我雖死如歸!”張光輔氣得咬牙切齒,卻又無言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