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臂擎天:劉仁軌傳奇(下)

東征高麗的失敗,意味著百濟戰場上的劉仁願和劉仁軌已經徹底陷入孤軍奮戰的境地。

此時,這支孤軍已經在熊津堅守了整整一年。高宗擔心他們無法長期堅持,最後不得不下了一道敕書——命他們放棄熊津,撤往新羅。他在敕書中特地強調:如果新羅國王需要他們留下來,那就留駐新羅;如果不需要,就即刻渡海回國。

高宗的這道敕令顯然是出於對將士們的關心和體恤,但是作出這個決定卻是痛苦而無奈的。因為最後這支部隊一旦撤出百濟,就意味著唐帝國這兩年來在朝鮮半島上付出的所有努力將全部付諸東流!

劉仁軌無法接受這個結果。

可是,在接到天子敕令的時候,熊津城中的將士們卻都慶幸不已。

因為他們太想念故國,太想念親人了!從顯慶五年(公元660年)三月出征到現在,他們離開故土已經整整兩年,而且長期困守在熊津孤城裏,更讓他們覺得憋屈和窩囊。在他們看來,與其在這裏毫無希望地苦撐苦熬,還不如盡早放棄。

所以,此刻的唐軍將士們都巴不得兩位將領馬上作出決定——撤軍回國。

就在這個時候,劉仁軌站出來了。

他告訴眾人,他的決定是——繼續堅守。

將士們一片嘩然。

劉仁軌環視著這些面容枯槁、神情疲憊的唐軍將士,開始陳述他反對撤軍的四大理由。

其一,“《春秋》大義,大夫出疆,若能安社稷、利國家,獨斷專行亦無不可。諸君都是帝國的臣民,就要以國家的利益為上,除了抱定必死的決心,我等別無選擇!豈能各懷私心、苟且偷安?”

其二,“皇上欲征服高麗,故先討伐百濟。如今我等就是一把尖刀,插在了敵國的心臟。敵軍雖然看上去人數眾多、守備森嚴,但是只要我們秣馬厲兵,出其不意地發動攻擊,沒有打不贏的道理。一旦取得初步勝利,軍心自然安定,然後分兵據險,擴大戰果,並且及時向皇上奏捷,要求增兵。朝廷知道我們有成功的把握,必然遣將出師。到時候裏應外合,百濟反抗軍一定會被殲滅。這不僅能保住既得的勝利,而且可以永保海外的風平浪靜。”

其三,“現在圍攻平壤的大軍已經撤退,如果再放棄熊津,那麽百濟的殘敵必將死灰復燃,而高麗的平定就更是遙遙無期。況且,如今我們以一城之地居敵中央,假如棄城而走,很可能身陷重圍,被敵人俘虜;就算安全撤往新羅,也終歸是寄人籬下,萬一出現意外,必然悔之不及。”

其四,“敵軍首領福信兇悖殘暴,與他擁立的國王扶余豐貌合神離、相互猜忌,隨時可能爆發內訌,自相殘殺。在此情況下,我等更應堅守到底,靜觀其變,伺機發動反攻,決不可輕言放棄!”

唐軍將士們看著年已老邁卻依然壯志在胸的劉仁軌,一股已然冷卻的熱血逐漸在他們心頭重新沸騰起來。

並不僅僅是劉仁軌對戰況的冷靜分析說服了大家,更主要的是——這個老人無比堅定的勇氣、意志和信念最終感染了他們,打動了他們。

“在我們的人生中,必然會遇到各種挫折和磨難。這時,只要有一個堅定的信念,並奮力拼搏,就能戰勝磨難。在困境中,如果你覺得自己真的失敗了,那你就會消沉下去;如果你告訴自己:一定要堅持!那麽你就會走過坎坷,最終獲得成功。只要信念不被厄運打垮,希望之光就終會驅散絕望之雲!”(阿爾伯特?哈伯德《送給加西亞的信》)

劉仁軌正是這樣一個屢遭陷害、歷經磨難的人,即便後來被高宗起用,也是受命於危難之際、置身於強敵之中。如果不是依靠一種強大的信念,如果不是告訴自己“一定要堅持”,劉仁軌就絕不可能把這場東征從失敗的邊緣拯救回來。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老當益壯的劉仁軌在這種危難時刻所發出的“希望之光”,終於驅散了籠罩在將士們心頭的“絕望之雲”。在劉仁軌的影響下,無論是剛剛升任熊津都督的劉仁願,還是每一個普通士兵,無不抱定必勝的信念,誓與熊津共存亡。

與此同時,百濟國王扶余豐和軍隊首領福信卻以為唐軍必定會撤出熊津,所以派人送來了一封信,在信中譏笑說:“諸位使節何時西還?我方當派人為你們送行。”

看到這封信時,劉仁軌笑了。

因為他知道機會來了。

百濟軍隊自以為唐軍在高麗遭到了嚴重挫折,困守熊津的這支部隊勢必很快就會撤離,所以他們長期繃緊的神經已經放松了下來。

這無疑是唐軍扭轉戰局、反敗為勝的良機!

劉仁軌與劉仁願商議之後,決定發動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