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都不饒恕!

長孫無忌為什麽會指使房遺愛咬上這些人呢?

原因很簡單——長孫無忌不喜歡他們。

吳王李恪是太宗的第三子,其生母是隋煬帝楊廣的女兒。史稱李恪文武雙全,富有才幹,所以太宗李世民十分欣賞這個兒子,在十四個皇子中,李世民總是說只有李恪最像自己。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晉王李治被立為太子後,太宗曾一度後悔,想廢掉李治,重新立李恪為太子。長孫無忌得知後,堅決表示反對。太宗頗為不悅地說:“是不是因為李恪不是你的外甥,所以你才反對?”

太宗這句話說得非常尖銳,基本上是把長孫無忌的私心一下子戳穿了。可長孫無忌卻面不改色,振振有詞地提出了兩個理由:一,李治仁厚,最適合當一個守成之君;二,儲君是國家根本,不能輕言廢立、一換再換。

太宗想想也有道理,只好放棄李恪,繼續保持現狀。

李恪聽說這件事後,不禁在心裏把長孫無忌的十八代祖宗都問候了一遍。恨歸恨,可李恪一點辦法也沒有。因為在貞觀後期,長孫無忌確實具有很強的政治能量,甚至足以左右天子的意志。

就這樣,吳王李恪和長孫無忌結下了梁子。每逢李恪回京朝謁的時候,長孫無忌總能看見李恪像刀子一樣的目光,從他的臉上狠狠劃過。

毫無疑問,長孫無忌討厭這種目光。

一旦有機會,他當然要讓這種目光從世界上消失。

高宗李治即位後,表面上政治清明、天下太平,可長孫無忌很清楚,朝野上下有一股政治戾氣在悄然湧動,這股戾氣既來自殘余的魏王黨,也來自像吳王李恪這種“名望素高,為物情所向”(《資治通鑒》卷一九九)的宗室親王。像李恪這種人,萬一哪天振臂一呼,其結果就有可能是應者雲集。

所以,長孫無忌必須防患於未然。無論在公在私,他都必須把吳王李恪除掉!

除了吳王李恪,遭長孫無忌陷害的其他三個當然也都是他不喜歡的人。

不喜歡的原因各有不同。

宇文節雖然身為宰相,和長孫無忌同朝秉政,但卻是房遺愛的好友,所以長孫無忌一直想把他搞掉。此外,房遺愛被捕入獄後,宇文節又本著為朋友兩肋插刀的精神,為他多方奔走,極力營護,這無疑是主動往長孫無忌的刀口上撞。長孫無忌索性把宇文節一塊抓了,扔進大牢給房遺愛作伴,讓他們在獄中暢敘友情。

江夏王李道宗是高祖李淵的族侄,從十七歲起就跟隨秦王李世民南征北戰,滅劉武周、平竇建德、破王世充,在大唐的開國戰爭中“屢有殊效”,立下了汗馬功勞。武德中期,李道宗負責鎮守帝國的北部邊境,不但屢屢擊退東突厥與梁師都聯軍的入侵,並且“振耀武威,開拓疆界,斥地千余裏”,因而“邊人悅服”(《舊唐書·江夏王道宗傳》),深受高祖贊賞。

貞觀年間,李道宗又與李靖等人先後平定了東突厥和吐谷渾,在大唐帝國開疆拓土的過程中建立了赫赫功勛。所以到了貞觀十八年(公元644年),太宗李世民才會把他與李世勣、薛萬徹放在一起,並譽為當世的三大名將。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戰功卓著的宗室親王和開國元勛,卻同樣逃脫不了無所不在的政治迫害。

在這起案件中,李道宗也許算得上是最無辜的一個。

從個人品質來看,由於他早年曾因貪贓受賄而一度下獄,遭到罷職免官和削除封邑的嚴厲懲罰,所以李道宗深刻汲取了教訓,越到後來就越是謙恭自持。史稱他“晚年頗好學,敬慕賢士,不以地勢淩人”,因而深受時人稱譽,“為當代所重”。此外,從政治表現來看,李道宗既不像薛萬徹那樣隸屬於房遺愛的小圈子,也不像吳王李恪那樣被視為政治上的不安定因素,而且平日裏既無反動言論,更無謀反形跡,可以說是一個典型的韜光養晦、淡泊自守的人物。但是即便如此,李道宗同樣逃不開長孫無忌的陷害。這到底是為什麽呢?

很不幸,唯一的原因僅僅是——“長孫無忌、禇遂良素與道宗不協”(《舊唐書·江夏王道宗傳》)。

所謂不協,也就是雙方的關系不太和諧。在當權者長孫無忌的眼中,無論是“當世名將”的金字招牌,還是“為當代所重”的社會名望,都是蒼白無物、不值一文的,只要你膽敢和他不和諧,你的末日就到了。

永徽年間,長孫無忌的政治哲學基本可以概括為這麽一句話——不是我的朋友,就是我的敵人!

除了李道宗,遭長孫無忌陷害的駙馬都尉執失思力也是貞觀朝的一員勇將。他是東突厥人,本是頡利可汗的心腹重臣,東突厥覆滅後歸降唐朝,任左驍衛大將軍,娶了高祖的女兒九江公主。貞觀年間,執失思力在平定吐谷渾、北伐薛延陀的戰爭中也曾立下戰功。這個人究竟是哪裏得罪了長孫無忌,史書沒有記載,但估計也是和李道宗一樣,與長孫無忌不太和諧,所以被一並清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