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蹕山大捷(第2/3頁)

唯一的解釋只能是——他太自信了。眼下他已經成竹在胸,完全有把握一舉吃掉高延壽的這支援軍。而安市守軍一旦沒有了外援,就算他們想負隅頑抗,其下場也必定和遼東城一樣!

這很可能就是李世民當時的想法。

李世民用沉默拒絕了李道宗之後,隨即遣使給高延壽送了個口信,說:“淵蓋蘇文強臣弑主,所以我前來問罪,至於交戰,本來就不是我的意願。我大軍深入你們國境,糧食供應不上,所以先奪你們幾座城池,等你們政府恢復藩臣的禮節,自然會將城池交還給你們。”

很顯然,這是李世民有意釋放的煙霧彈。他知道高延壽有勇無謀,所以吃定他了。

高延壽果然中計,隨後便放松了警惕,軍營的防備也異常松懈。

而李世民則連夜召開了軍事會議,抓住戰機進行決戰部署。他命李世勣率領步騎混成部隊一萬五千人,搶占西面的山頭;又命長孫無忌率精銳部隊一萬一千人,從山北狹谷秘密行軍,迂回到高麗大軍的後方;而他本人則親率四千人坐鎮北山,將總指揮部設置於此,從這裏俯瞰整個戰場,以戰鼓、號角及各種旗幟作為指揮作戰的信號。

這場殲滅戰能否取得成功,關鍵就在於長孫無忌這支奇兵能否順利迂回到敵軍後方,擾亂其軍心,並且切斷其後路。

李世民在北山的制高點上,迫切等待著長孫無忌發出的信號。

六月二十二日清晨,李世勣率部悄悄占領了西嶺。當薄霧逐漸散去,高麗軍隊才赫然發現唐軍早已在他們身邊擺出了一個攻擊陣形。

高延壽大驚失色,立即下令軍隊準備作戰。

可一切都已經來不及了。

此刻,長孫無忌的奇兵已經穿過狹谷,進入了預定戰場,並且掀起漫天塵埃,向指揮部發出了信號。

李世民一見,即刻命鼓手和旗手發出進攻的指令。

刹那間,唐軍各部以排山倒海之勢從各個方向對高麗軍營同時發起了攻擊。高延壽根本弄不清唐軍到底有多少兵力,更不知道唐軍的作戰意圖。他試圖分兵抵禦,可是軍營長達四十裏,戰前又毫無準備,所以他根本來不及對十五萬士兵發出不同的作戰指令。

在這一刻,高延壽生平第一次發現——原來帶著十幾萬人打仗是一件如此痛苦的事情!

唐軍各部就像幾把尖刀從各個方向猛然插入高麗軍營。高延壽的部下們得不到主帥的指令,只能硬著頭皮各自為戰。

十五萬人頃刻間變成了十五萬只無頭蒼蠅。

就在此時,原本晴朗的天空忽然雷鳴電閃、風雨大作,使得這個數十萬兵馬奔騰廝殺的戰場變得更加慘烈、詭異而壯觀。

李世民在北山上俯瞰著這一幕,心頭不禁掠過一陣陣難以名狀的悸動。

忽然間,在千軍萬馬中,有一襲鮮艷的白袍赫然映入了他的眼簾。

那是一個年輕的戰士。所有人都身披鎧甲,只有他是一襲白袍。

只見他手持長戟,腰掛箭袋,在戰場上縱橫馳騁,左沖右突,如入無人之境。

李世民大為驚異,連忙問左右此人是誰。

可是,沒有一個人認識這個白袍勇士。

此時戰場上的形勢已經逐漸明朗,高麗軍隊全線崩潰,在戰場上扔下了兩萬多具屍體。高延壽、高惠真帶著殘部倉皇逃進了山區。

此戰唐軍完勝。

戰鬥結束後,李世民第一時間就命人把白袍勇士帶到了他的面前。

這個人,就是享譽後世的大唐傳奇名將薛仁貴。

然而此時,他還只是一個剛入伍不久的普通一兵,這是他第一次走上戰場大顯身手。

薛仁貴自恃驍勇,為了創建奇功,故意不穿鎧甲而披白袍,希望以此引起高級將領們的注意。可他絕對沒有想到,第一個注意到他的人,居然就是大唐皇帝李世民!

李世民略為詢問他的身世之後,對他大為贊賞,隨即賜給他兩匹戰馬、四十匹絹,並擢升他為遊擊將軍。

高麗戰爭結束後,李世民在撤軍途中曾經頗為感慨地對薛仁貴說:“朕諸將皆老,思得新進驍勇者將之,無如卿者;朕不喜得遼東,喜得卿也!”(《資治通鑒》卷一九八)

薛仁貴就這麽一戰成名,從此走上一代名將的輝煌征程。

經此一役,高麗的十五萬大軍被殺兩萬多人,余眾作鳥獸散,只剩下不足四萬人跟著高延壽逃進了深山,依險固守。長孫無忌按照原定計劃,毀壞了後方河流的所有橋梁,徹底切斷了高延壽的退路。

隨後,李世民命令各軍守住各個山口,把這支殘敵團團圍困。

高延壽已成甕中之鱉。

六月二十四日,高麗軍隊殘存的軍糧告罄。高延壽、高惠真意識到大勢已去,只好帶著余眾三萬六千八百人向唐軍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