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勵精圖治(上)(第2/2頁)

古宏良此人,向來少話,但是為人十分謹慎細致。更加難得可貴的是,其性子剛正,這段日子裏,與我選出來的官員,都還不錯。

“楊愛卿,說說你其余兩事,乃何兩事?”我將目光投到了他身上。眾臣也因為他剛才頃刻之間,數言片語就將劉枕明一半的權勢灰飛煙滅,此事都不由得豎起了耳朵,緊緊留意著。

楊居正不亢不卑,站身上前道:“皇上,老臣第二件事情,就是要請皇上整頓吏治。”

“整頓吏治?”此言一出,滿朝文武無不自危。朝中大臣,在這三個月中被整頓的還不夠慘麽?楊居正居然還說要整頓吏治。

“楊愛卿,這吏治一事,朕不是已經整頓過了麽?”我瞪向了他。

“皇上,京畿一地,吏治算是勉強整頓過了。然而我朝幅員遼闊,如此大面積的地方官員,卻還沒有被好好整頓過。”楊居正滿臉正色道:“地方官吏,因為不在皇上的眼皮子底下做事,弄虛作假,魚肉百姓的情況簡直達到了猖獗的地步。老臣身為內閣大學士,有義務向皇上提出大面積整頓地方官吏的建議。”

“諸位愛卿,對於楊愛卿所奏,有什麽意見沒有?”我緩緩問道。

換了一批年輕官員果然是好,立即就有人站出來道:“回皇上,微臣王昭光,略有意見,請皇上恩準微臣道來。”

這王昭光,便是此趟提拔上來的一名新官員,年齡才三十一歲,做事幹練冷靜。被古宏良奏明我後,一舉從禮部一個小小的五品主事,直接提拔到了禮部右侍郎位置上,官居從二品。

我還正想考量考量他的能耐呢,便笑著揮手道:“王愛卿不必拘束,有話直講就行。”

“謝皇上。”王昭光頓了一頓道:“我朝新亂剛定,乃是百廢待興之時。而大面積撤換地方官員,恐怕又會引起新一輪的動蕩。微臣以為,皇上此時應當安撫地方官員的心。待地一切穩妥後,再責令吏部派出大臣,逐步檢查,在不擴大影響的情況下,小面積進行官員調動。以此可保國家安定。”

“荒唐。”楊居正不愧是出名的硬脾氣,他可是連我這個皇帝,都敢當朝罵昏君的。別說這一個禮部右侍郎了。

楊居正怒目相向道:“地方吏治混亂,已經達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你居然還有心思要皇上去安撫他們。難道說,你要讓那些混蛋,繼續魚肉百姓麽?說什麽等國家安定後再行治理,更是荒唐不堪,有那批人在,國家安定得了麽?再者說,就算能安定的了,按照你那個方法做,怕不是要十年還完不成?皇上,以老臣看來,大病就要用猛藥,一劑猛藥下去,雖然短時間內會感到不適,疼痛。但是卻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形成最大的效果。”

王昭光面對楊居正的當面指責,根本絲毫不退讓,反而鎮定道:“楊大人此言差異,若在平常。楊大人的猛藥的確會產生很大的效果。然而此刻乃是非常時期,國家剛經過大型動亂,西域三小國叛亂,東突厥與我朝的沖突,日漸明顯。更有甚者,其余依附我朝的一些部落小國,也都一個個瞪大著眼睛望著大吳,只要大吳拿不出妥善的處理方法,恐怕會一個個都宣布獨立。以此看來,我大吳朝如今就像是一個大病初愈,不,大病尚未愈合的病人。此時此刻,若再一劑猛藥下去,恐怕大吳會吃不消。”

王昭光一席話,倒也讓很多人若有所思,同意的點頭。王昭光繼而將目光轉向我道:“皇上,微臣以為,大吳國目前身虛體弱。實不宜用猛藥。微臣以為,外地官吏,目前之計只有安撫為上策。”

“王昭光,你知道此舉會令天下百姓多遭多少苦麽?原本戰戰兢兢的那些地方官員,所犯了錯誤後,卻得到了朝廷的嘉獎安撫。只會令他們更加變本加厲,目無法紀。”楊居正一大把年紀了,上竄下跳,怒不可竭。若非被其他幾名見勢不妙的大臣拉住,恐怕要沖上去給王昭光飽以一頓老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