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悲劇(第2/2頁)

每提出和部署一個計劃,他都不會像史迪威那樣“擺在褲口袋裏”,而是會向蔣介石提出建議——在充分領教史迪威那套“趕緊”“否則”的逼迫式打法後,蔣介石幾乎有如沐春風的感覺。

根據魏德邁的建議,蔣介石的統帥部向緬甸的廖耀湘新六軍發出回調令,而魏德邁提供的運輸機,也迅速提高了湯恩伯抗擊兵團的集結效率。

蔣介石由此對魏德邁產生了非常不錯的印象,誇他“直諒勤敏,可謂毫無城府”,對魏德邁提出的建議,沒有哪一條不欣然應允,並密切配合。

火花,就這麽擦了出來。

蔣介石換了個好夥計,陳納德也換了一個好老板。在陳納德眼中,魏德邁處事公正,為人坦誠,這讓他和他的空軍都有了用武之地。

在陳納德的指揮下,“飛虎隊”成規模地在貴州上空活動,連掃射帶轟炸,嚇得日軍白天都不敢生火做飯,唯恐炊煙被空中發現,以致招來黴運。

這還是輕的,最重要的是空軍可以切斷彼方的後勤補給。

凡是看到地面有日軍的輜重運輸隊,陳納德即實行連續無區別攻擊戰術,不給炸得稀巴爛絕不罷休。如果是單個的日軍部隊,尚可躲到村莊或隱蔽處進行防空,可船只、汽車、火車卻沒辦法這麽做。

由於運輸相當困難,橫山勇臨時改變規則:以後主要運彈藥,糧食自己想辦法。

所謂想辦法,其實就是搶,但當時十室九空,也到了搶無可搶的地步,許多日本兵便只好摘路邊的香蕉充饑。

吃還能這麽對付著,穿卻不行。

時已冬季,氣溫驟降,日軍全都穿著夏裝,在陣陣寒風中凍得瑟瑟發抖。

12月2日,橫山勇在毫無勝算的情況下,向已侵占獨山的前鋒部隊發出電報,將其撤回廣西。

八年抗戰中最驚險的一幕結束了(“八年來抗戰之險惡,未有如今日之甚者也”),它讓中方迎來了反敗為勝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