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第二個密支那(第2/2頁)

從早晨開始,所有特種部隊輪番使用,先是空軍轟炸,然後是炮兵射擊。

孫立人調入四個重炮營,他不要求步兵上前死拼,但對炮兵的要求卻異乎尋常的高,“指揮官必須到步兵第一線進行觀測,炮彈射偏了,我拿你是問”!

這麽多炮彈朝一個固定的據點使勁,場面是很駭人的。

多放炮,少流血

攻城期間,鄭洞國乘坐小型偵察機在八莫上空督戰,見到整個八莫城烈火熊熊,日軍火力幾乎完全被壓制,城內建築大多崩毀於地。

到這個時候,孫立人仍不肯單上步兵,往前推進的是戰車營,步兵跟在坦克後面小心翼翼地推進。

即使是步兵對步兵,也沒法較量。

當時普通日本兵的彈盒裏,最多不過裝三四十發子彈,遠征軍的沖鋒槍卻是一梭子一梭子地上,想要多少給多少,那能打得過嗎?

白天無法抗衡,日軍便效仿很多年前台兒莊的中國軍隊,組織敢死隊進行夜襲。老實說,如果晚上拼刺刀,鬼子們還是很厲害的,極度瘋狂下,一個挑你幾個不在話下。

可惜的是新一軍連靠近的機會都不給他們,幾顆照明彈加上沖鋒槍的密集掃射,便把這些敢死隊員的小身板全給打彎了。

這種看上去不講理的作戰方式,與太平洋戰爭後期美軍在南洋群島上的打法類似,它從根子上摧垮了日軍原來所擁有的自信心和戰鬥意志,有的日軍指揮官在絕望之下甚至發了瘋,不去打仗,而到花叢中追蝴蝶去了。

12月15日,孫立人“啃”下了八莫全城,城防司令官原好三大佐中彈而亡,守城的仙台第二師團搜索聯隊兩千多人被殲滅,新一軍戰死八百人,傷亡率又恢復到一比三,這一戰績在高難度的城市攻堅戰中是非常罕見的。

河邊說要固守三個月,事實上四周就結束了,在“東方隆美爾”面前,終究沒有第二個密支那的說法。

占領八莫,中國駐印軍的使命已經履行大半,就等著與一墻之隔的滇西遠征軍會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