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國運(第2/2頁)

兩眼一閉,說得輕巧,近衛可沒這麽大的膽子,他還是主張與美國進行和談。

東條都沒耐心聽完,他把桌子一拍:“笑話,難道和談能給我們帶來土地、資源和陽光嗎?”

在以東條為首的“強硬派”的壓力下,日本統帥部做出決定,以10月上旬為截止時間,到時候要是還談不攏,就不惜與美、英、荷一戰。

本來,美、日雙方是有可能談成的。

美國的困難明擺著,它必須首先面對歐洲戰場,大部分軍事力量也都部署到了那一側,如果再與日本打起來,無疑將陷入兩面作戰的窘境,所以對談判樂觀其成。

在近衛一方,由於時間逼得近,為盡快結束談判,也做了讓步,答應只要美國對日本解除禁運,日本就將從中國撤軍。

東條英機要以日本國運作為賭注

似乎可以皆大歡喜了。

然而,近衛剛剛在禦前會議上提出這一方案,東條就當起了咆哮哥,他沖動地大喊大叫,根本沒有必要再談下去了。

“你們究竟是怎麽談的,讓我們從支那撤軍?那不就意味著美國把日本給打敗了嗎?未戰先敗,這是日本歷史上的恥辱。”

末了,東條還沒忘記再潑一盆冷水過來,“近衛君,最後期限已經到了,難道讓帝國撤軍就是你談判的結果嗎?我看你該辭職了!”

“近衛君”羞憤不已,當著天皇的面就讓人刮臉皮,這個首相如何還能再幹下去。

10月16日,近衛宣布內閣總辭職。

東條可早就惦記著這把交椅了,10月18日,他被天皇晉升為大將,自己出面組閣。

東條內閣跟以前的任何一屆內閣都不一樣,因為閣員的位置幾乎都讓他一個人給包了:首相、陸相、內相……

開什麽會,有什麽可商量的,整間會議室裏,就我一個人才好呢,反正不就打仗那點事嗎?

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戰爭內閣。至此,日本兩眼一閉,真的從平台上跳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