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4/17頁)

地利配上天時,本來已經很嚴峻的山地,下過雨之後,變得更加濕滑難行,要攀上前面的巖石難如登天。“人和”亦達到極致——軍長親自出馬,指揮果敢敏捷,第161師群情振奮,作戰的情緒非常高,讓進攻的日軍碰了一次又一次壁。

1945年1月22日晨,櫻庭召集手下的兩個大隊長進行商議,決定尋找空隙再攻一次。

日軍卷土重來,造的聲勢很大,王澤浚也相應把正面防線往後進行了收縮,但是櫻庭反而不敢繼續深入。

馬溪灘陣地的縱深極大,有著不小的回旋余地,縱使正面讓開,兩側蜿蜒相連的山地工事上仍有重兵扼守,猶如是張開的嘴巴,隨時可以把疲憊不堪、遍體鱗傷的獵物一口吞下。

1945年1月23日下午,櫻庭被迫作出新的決定:趁部隊尚有戰鬥力,及時撤身轉向,以免被釘死在馬溪灘。

第二天,日軍組織了一次佯攻,虛晃一槍之後,隨即撤離了戰場,櫻庭支隊從井岡山區迂回至遂川側背的計劃完全破產。

近路不通,只好繞路了,而這與當初的算計已相去甚遠。由於作戰不利,行動失敗,事後聯隊長櫻庭子郎大佐遭到了免職。

這是自王澤浚領銜第四十四軍以來,打得最為出色的一次攻防戰,有此一戰,王澤浚足以擺脫其父的影子,可以真正靠自己的本事在江湖上揚名立萬了。

第三十四師到達永新,已是1月30日。祝順錕偵察到城內守兵不多,就準備展開攻擊,予以收復。

還沒開打,電報來了。看完電報,祝順錕才知道,第27師團主力當天已攻克遂川,上級命令第三十四師立即馳援遂川。

第27師團為保證後方通暢,每攻下一座城池,即留下兵力駐守,同時通過輜重部隊沿途運送給養。祝順錕偵察後得知,永新至遂川的公路上經常有日軍輜重兵出現,馬騾和征用民工更是不絕於途。

第三十四師以主力向遂川急進,派出小部隊實施襲擊。第27師團左分右分,路上沒有多少輜重兵,所以第三十四師一擊便中,收獲頗豐,其中有三門山炮,炮彈多達百余發。

第27師團攻下遂川,對遂川機場進行破壞後,主力已前往贛州,只留下一小部分兵力駐守遂川機場和遂川縣城。

1945年2月1日,第三十四師擊潰留駐遂川機場的日軍,重新占領了機場。當時機場內還有許多儲存的物資,包括通信器材、被服裝備、食品等等,日軍還沒來得及運走,就由第三十四師重新奪回,並就地對自身進行了補充。

第三十四師接著對遂川城內的日軍發動進攻,日軍人數雖然不多,但憑借原來的陣地工事,仍能守得一時是一時。正在祝順錕思考如何奪城時,一個意外情況的出現,使第三十四師立刻處於被動地位。

那個櫻庭支隊七彎八繞,也到達了遂川,見第三十四師要收復遂川,便從斜刺裏猛撞過來。

第三十四師猝不及防,師部首先遭到沖擊,師、團直屬的通訊輜重部隊以及野戰醫院皆不知所蹤,祝順錕也因此暫時失去了和集團軍總部的聯系。

若無有利地形和堅固陣地作為依傍,在平原上一對一,師級別的中國野戰軍並非日軍聯隊的對手。遭到襲擊後,第三十四師被壓迫在一個縱深橫寬都不超過二十裏的狹小三角區,回旋困難,周圍形勢也相當緊張。

祝順錕分析了一下,南面遂川城一時難克,西面有櫻庭支隊從側背進逼,東面是贛江,河寬水深,流速快,又無船只可渡,若往北面去,他所得到的情報是,那裏也有日軍出現。

最後的決定是,乘夜往北轉移,看看情況再說。

戰場決策有時也要靠運氣,祝順錕這回的運氣不錯,一路往北,不僅沒遇到敵情,還收容了被日軍沖散後隱蔽到山林中的直屬部隊,與總部的聯系又得以恢復。

當然,再往上去就有敵兵了,祝順錕偵察到,櫻庭支隊的先頭部隊已經到達高陂,擋住了第三十四師北去之路。

這無疑是想要對第三十四師形成包圍,必須得沖出去。

當天下午,第三十四師前衛部隊殲滅了一股日軍便衣隊,從便衣隊員的屍體中搜出了日軍通報,這才知道對面之敵為第二十七師團。

抗戰中由於特種情報等處於弱勢,前線部隊一般都需要通過抓俘虜、繳獲文件等方式,才能準確地掌握日軍番號。祝順錕得悉後,立刻有了主意。

躍升甲種師後,第三十四師打得最好的一仗,還是駱湘浦團在醴陵的那一次,給予全師以極大信心,事後第三十四師趁勢加大宣傳,證明日軍主力不難對付。

從資料上看,醴陵被消滅的日軍應為第四十師團,祝順錕牽強附會成了第二十七師團。當下他便將繳獲的日軍通報通示全師,順便進行動員:“已經查明,前面的日軍為第二十七師團,曾是本師的手下敗將,這次應徹底予以消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