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歷史的教訓和啟示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歷史實踐的檢驗,對1958年軍委擴大會議和“反教條主義”鬥爭已經有了公正的結論。鄧小平在《悼伯承》一文中評價劉伯承同志說:“他在軍事學院有許多建樹,對我軍現代化、正規化建設至今仍有重大作用。1958年批判他搞教條主義,那是不公正的。”[24]在回顧上述事實後,我們應當吸取哪些教訓?

(1)在軍隊建設工作中,應當實事求是地摸索經驗,逐步確立我軍的發展方向和工作方針,切忌走極端。從全面學習蘇聯到反“教條主義”,實際上是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而這種極端的提法,往往來自高層而不是基層。我軍由戰爭年代的非正規化向正規化的多兵種合成軍隊轉變,勢必要經過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不是通過一兩次運動就能達到目的的。由於缺乏科學的態度和實際的經驗,在建國初期全盤蘇化過程中確實走了一些彎路。《當代中國的軍事工作》這樣敘述:“五十年代初期,中共中央和毛澤東號召學習蘇聯軍隊的先進經驗是有必要的、正確的。部隊在學習中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在某些方面也出現了一些不顧中國軍隊實際情況、生搬硬套蘇軍一些做法的教條主義傾向。”但是這些傾向“沒有形成全軍性的錯誤”。[25]當意識到蘇軍的經驗與我軍的實際有差距時,不是采取逐步扭轉,而是采取矯枉過正的方法,全盤否定以前的工作,而我軍的經驗又不能馬上跟上,結果造成了思想的混亂,欲速不達,對軍隊建設是沒有益處的。

(2)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吸收外軍的先進經驗,應用於我軍的建設中,是正規化建設和反侵略戰爭所必需的。我軍雖然有豐富的革命戰爭經驗,但是應付現代化戰爭的經驗不多,因此需要認真借鑒外軍的經驗。在建國初期對蘇軍、美軍的經驗還是比較重視的,後來反“教條主義”,強調“政治掛帥”,盲目自信,加上歷次政治運動的幹擾,拉大了我軍與外軍的差距。當海灣戰爭爆發後,我們才意識到現代化戰爭的模式和發展水平,全力追趕高科技,研究現代局部戰爭。如果沒有走那麽多彎路,我軍的正規化水平要比現在高得多。戰爭是最好的老師,如何借鑒外軍經驗,趕超先進水平,使我軍在反侵略戰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我們有許多教訓需要總結,有許多方面需要采取更開放的態度,認真學習。

(3)在軍隊建設上走什麽道路,采取什麽方式,有爭論是正常的,絕不能將這種爭論上綱到階級鬥爭路線鬥爭的高度。應該指出,在1958年以前,軍隊內部的民主空氣是相當濃厚的。不論職務高低,大家都可以就國防戰略、我軍建設等重大問題暢所欲言,並公開發表自己的見解。但是1958年軍委擴大會議“誇大了學習蘇軍過程中難以完全避免的缺點,把一些已經基本解決的問題重新提出來作為現實的錯誤傾向加以批判,把一些單位實際工作中存在的某些缺點誇大為全軍性的系統的教條主義加以反對,把本屬於工作中的思想認識方面的問題上升到反對黨的軍事路線的原則高度加以追究”。[26]從此以後,軍事民主的氣氛大受打擊,而階級鬥爭的火藥味越來越濃。這種不正常的風氣甚至和宗派山頭等歷史糾葛混合在一起,給黨內軍內造成了惡劣影響。1958年批判“教條主義”,彭德懷還是正確路線的代表。僅僅一年之後,在廬山會議後召開的軍委擴大會議上,彭德懷就成了集中火力打擊的對象。在全面否定的前提下,不僅對彭德懷建國後的工作成績一筆抹殺,甚至清算歷史老賬,進行人身攻擊,使彭德懷本人對“左”的錯誤有了痛苦的體驗。他反省自己在1958年軍委擴大會議上的行為,並向蕭克等同志作了真誠的道歉。這說明,早在我黨糾正“左”的錯誤之前,彭德懷就已經在認真總結歷史教訓了。

人生的經歷是復雜的。彭德懷是我黨我軍歷史上一個很值得深入研究的人物,是我黨我軍發展史的一個縮影。通過對他的研究,可以深入探索黨史軍史中許多重大問題。但是無論歌頌也好,評價也好,都必須把他放到當時的歷史環境去看,不僅看到他的傑出和優秀之處,也看到他的歷史局限。這樣,對彭德懷的研究才能真正深入下去,也是我們對這位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最好的紀念。

[1] 《彭德懷傳》編寫組編寫:《彭德懷傳》,第29章,第332頁,當代中國出版社2006年版。

[2] 毛澤東:《毛澤東軍事文集》第6卷,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版。

[3] 彭施魯:《五十年代裏軍事訓練工作中的反教條主義前前後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