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章 官復原職

和張泊對話的那個年輕人,是張泊在河套七縣發現的一個頗有能力的人才,名叫孟飛揚,這大半年來,充當張泊助手,表現出了很強的能力。此次張泊帶他來到夏京是準備推薦給陛下的。

孟飛揚也勒住馬頭,說道:“大人言之有理,但這大半年可不止是夏京城變化大,整個祥符國都在陛下和朝廷的帶領下日新月異。”

二人卻不知道,這南城外之所以一片繁華景象,短短大半年時間就變得堪與夏京城的內城相比,完全是因為在南城外有著祥符學院和幾個大型民用工坊的原因。

先不說祥符學院在校學生已經有兩千多人,大部分學生都有書僮,以平均每個學生一個書僮來計算,就有近四千人,再加上延請了數百名教師、教工以及家眷,還有許多來到夏京遊歷或者慕名特意來祥符學院求學的學子,為了貪圖方便與節省,也盡量住在祥符學院附近,祥符學院的人口單就這一項,就已經有七八千之多。而幾個大型民用工坊光是工人便有上萬人,這上萬人的家屬,再家上這些人衍生出的吃穿住行玩等各行各業便有數萬人。

雖然祥符學院所在的綠水村依然固執的保持著自己的農業化,但是在中心區的一片田園之外,卻不可避免的興建起大量的服務性店鋪。而隨著祥符學院這一片房價慢慢變得幾乎快要趕上夏京城,這些旅店就自覺地向外擴張,竟然一直延伸到了夏京城南門附近。現在朝廷已經在討論夏京的城墻是不是要向外擴建,把這一片繁華區納入城區保護當中,如果不是這次與遼國大戰,導致財政幾乎枯竭的話,只怕早就開始建新城墻了。

從南門開始,有兩條水泥馬路分別直接通往祥符學院、民用工坊區,沿路兩邊,在還顯得瘦小的樹木之後,各種店鋪都如雨後春筍般豎立兩旁,這些房子與夏京城內大部分房子不同之處是,大部分都是紅磚水泥結構。

而祥符學院在過年後開春三月份即將迎來第二次招生考試,估計人數可能還要增加一倍之多。

張泊雖然離開夏京大半年,但是夏京乃至全國的一些大事還是知道的,略微一想,便明白了南門這塊之所以變化如此之大的原因,沖孟飛揚笑道:“陛下果然乃千古明君,這南門之繁華只是我祥符國縮影,老夫可以想見數年之後,我祥符國便會富甲天下,強盛天下。”

孟飛揚說道:“就怕這繁華如過雨煙雲,持續數載便煙消雲散。”

孟飛揚說這句話時神色中有著一絲莫名奇異之意,但張泊欣賞街景,卻沒有注意到,他以為孟飛揚想起了剛剛結束的那場大戰,嘆了口氣說道:“是啊!遼國和宋國已經與我們祥符國結下死仇,暫時兵敗於陛下英明神武,但是只要趙德昭繼續當皇帝,蕭綽依然為遼國太後執掌遼國,就肯定不會善罷甘休。”

孟飛揚發現他剛才的話有些多了,心中暗自自責:“這夏京之地不比河套七縣,不凡之輩,比比皆是,說話做事還是謹慎一點好。”

這樣想著,孟飛揚說道:“一路上車馬勞頓,大人的身體多有勞累,現在天色還早,我們不如在前面的酒樓歇會兒。”

張泊點頭道:“也好,順便看看這南門具體繁華如何。”

二人一邊向不遠處一家酒樓打馬走去,孟飛揚遲疑了一下,提醒道:“大人,你這次返京,肯定有同僚在城門前迎接你的。”

張泊揮了揮手,笑道:“他們不知道我的行程,陛下不喜歡這些虛文,我們也不必搞些繁文縟節。等進了城安頓好,明日就可以遞牌子面聖了。”

兩人說話間,就到了一家叫“綠湖樓”的酒樓前,立即有幾個店小二迎了出來,殷勤的招呼著,這一隊人有近五十人的規模,這些見慣了世面的店小二還不知道是大主顧上門嗎?當下便把張泊和孟飛揚等人請到了樓上的雅座,下人們卻在樓下用餐。

張泊執鞭上樓,和孟飛揚憑窗而坐,談論些河套七縣治理心得要義,各地風物,一邊看官道上人來人往,也別有一種味道。二人正把酒交談間,卻聽到外面有人抑揚頓挫的讀著什麽東西。二人傾耳相聽,卻不是說書人,而有人在讀著什麽文章,張泊好奇心起,便吩咐家人撤去屏風,只見一個五十多歲的酸儒,手裏拿著一張印滿了字的紙,坐在一個小桌子旁,搖頭晃腦的讀著:“陛下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孟飛揚聽到有人提到皇帝陛下,精神一振,轉頭看去,不料雖然提到偉大的皇帝陛下,但是一幹客人依然或自顧自的吃著飯,輕聲談笑,視若無睹,或傾耳相聽,細細思考,還有人則交頭接耳,輕聲評論著什麽,顯然這種事情已經在夏京早已習以為常。他又想起剛才張泊說陛下不喜歡這些虛文禮節,心中便釋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