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孫中山召開戰敗總結大會

失敗總結大會

這邊“反對‘二十一條’”、“護國戰爭”等事件跌宕起伏,各種力量忙於角逐紛爭,那邊孫中山先生也沒閑著。

“二次革命”失敗後,孫中山和他的同志們去了日本,而留在國內的同志們又回到了以前那種駕輕就熟的個體戶單幹的模式,遇事就炸,上去就打,打不過就跑。

來到日本的孫中山,辦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召開“二次革命”總結會議。

總結大會的主題不是官場中常見的“壞事變好事”:工作中一旦出了紕漏,重中之重就是組織同志們積極總結,表示大家在這次失誤中吸取到了很多教訓,有利於日後工作的開展,甚至借機樹典型,表示在這次失誤中,某某同志頭腦清醒、身先士卒,避免了更大損失。

對於此類出事之後不深挖根本原因、不問責相關人員的形式主義,孫中山先生是不屑為之的。

在會議上,孫中山對共事多年的黃興提出了嚴肅的批評。他說:“克強,都賴你,你反對在‘刺宋案’發生後立即開戰,以致貽誤戰機。戰爭打響後,你又說我不懂軍事,阻撓我率軍到南京,結果遺禍匪淺。後來你又不堅守南京,自己一走,三軍無主,最終失敗!”

黃興愧疚地說:“南京失敗,弟應該負責任,萬惡所歸,也甘願接受,對於我去南京代替先生指揮之事,我是怕先生在戰爭中受傷以致影響革命前途,才那樣做的”。

孫中山也覺得自己話說得有點重,於是又好生安慰黃興,總算是把黃興安撫好了。接著孫中山又說:“國民黨黨員思想混亂,黨員各自為政、黨內不團結,不聽我的話,使我的主張得不到貫徹,是‘二次革命’失敗的主因。”

這話很多人不愛聽,黃興當即站出來替大家說話:“‘二次革命’失敗的原因,乃正義為金錢、權力一時所摧毀,非真正之失敗,根本不是你說的黨員不聽號令的問題。我們現在應該做的是繼續維護國民黨,加以整治,力求擴充。”

黃興一席誠懇直言,孫先生並沒有聽進去。

孫中山是個相當有主見的人,你國民黨不是不聽我的嗎?沒關系,反正國民黨也散了攤子,我就另建一個組織,誰想加入我這組織,誰就得按指紋,宣誓效忠我孫中山。

按指紋,還服從個人,這怎麽有些像小混混入幫會啊,是不是弄錯了?

沒弄錯!

1913年9月27日,孫中山親手擬定入黨誓約,這個黨叫“中華革命黨”,名字很大氣。

黃興看在眼中,難受在心裏。他也不願意讓步與屈就,於是與孫中山分道揚鑣,遠走美國。算是避免了本就不夠強大的組織繼續分裂,應該說非常顧全大局。

很多人看到這裏,難免心中不安:國父一代聖賢,怎能行事如此霸道?其實,非常時期非常手段。再者,人無完人,孔子也說“大德無虧、小德出入可也”。

不管怎麽樣,孫先生的革命鬥志並沒有因為一次次的失敗而有所減弱,重新來過就重新來過!孫先生身上最寶貴的品質就是信仰堅定、絕不服輸,必要時破釜沉舟,為遠大目標動用非常手段亦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