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援濟(一)

說曹操就曹操到,一小隊騎兵護送這帥司最新的命令,抵達我所駐紮的鄆城,已經是兩天後的事情了。

於是,我的部署不得不再次發生調整,援力曹州的預案固然不變,但卻放在了次要位置上,主要交給回歸的第三營和第一、第二第三輔兵大隊,外加兩只原屬後鋒部的小部隊一起,由將虞侯趙隆負責具體帶隊,崔邦弼為副手。

在曹、濮、鄆三州交界的雷澤縣匯合後,建立第一個糧台據點,再折轉南下曹州境內,支援正在乘氏、離狐一線作戰的劉延慶,協力防範可能來自濮州境內登岸的河北兵,下一步的攻擊。

而我則帶著本隊的四大直屬團隊,第一、第二、第五三個主戰營,並剩余的三只輔軍大隊,以及大部分馬匹和車輛,(因為統一速度和效率的考慮,其他類型的大牲口給淘汰了),沿著黃河邊上的殘留官道,一路掃蕩一路探索。

向東北快速行軍,進入濟州境內,以及時救援受困與濟源的奮威軍,以及被敵襲大敗之後,退守與平陰城的天寧衛等當地部屬。

因為,帥司給於的要求是,不惜代價全力援救濟州的戰線。而從地圖和山攀上就可以看出來,從位於黃河邊上的濟州,到兗州、再到徐州境內,都出同處於缺少險要阻礙的河南大平原中。

一旦給河北兵在濟州境內站穩腳跟,進而蓄足勢頭全力南下,除了泗水邊上可以稍做阻擋之外,就很容易一路沖到帥司駐留,兼作後勤輸送分派總樞紐的徐州城下,再打一場攻守移位的彭城保衛戰不消說,只怕整個東南路大軍,都要震動不安了。

無論是後路出現問題,還是輜重輸送斷絕的風險,任何一個軍帥都不可能無動於衷,安然面對的。無怪他們是十萬火急的一再催促,至於鄆州以西濮州方面的得失,則是被帥司從某種程度上,給暫時放棄了。

若不是尚在我控制下的鄆州,還能夠繼續發揮,隔斷已經登陸的東西兩路河北兵之間聯系的作用,只怕帥司就要給我下令,放棄當地全力撤到濟州去重構濟東防線了。

按照帥司的指示和要求,只要能夠配備當地的守軍,牽制或是阻擋住那些河北兵學需時日,帥司就可以從後方的運作和調轉中,重新獲得足夠的機動兵力,重新將這些過河的河北兵擋住。

因為考慮到急行軍的需要,訓練和裝備相對落後一些的散兵隊,在機動力上多少要拖後腿的因素。

因此,第四營和大多數的散兵隊,並三只協力的團練,被留下在守衛鄆城在內的大後方,兼作機動力量,由副將辛稼軒負責全面留守事物,而楊再興為佐副,需要的時候還可以酌情處置,比如就地征發一些本地兵員,增強城邑內的守衛力量。

當然了,機要馬兒跑得快,就不能讓馬兒不吃草,還要吃得飽,吃得好,才好做鞭策奮進。

按照帥司的緊急受命,我這個權鄆州觀察使轉為濟東觀察使,歸德軍副使轉為正使,並給以臨時的選調職權,只消得發兵救援解困得一部,便擁有這一部臨機處置的權益之便,直到帥司重新下令,接掌戰線為止。

然後,還特設了一個所謂的“北面防禦都指揮”的臨時差遣頭銜,以方便節制沿河各部軍伍,連帶是相應身份的半套旗牌鼓號。因為是臨時權設,沒有正是差遣所擁有的全套儀仗。

這樣的話,我當初和劉延慶商議謀求的某種結果,等於是曲線救國式的變相實現了一部分。

而帥司方面,似乎是擔心我再次找理由拖沓不前,而派了一位頗有身份的熟人前來,充任隨行的觀軍前宣慰使,這也是國朝的例制,但凡軍使鎮將級別,自當要有相應級別的專人隨軍觀聞,為古時的監軍制度遺風。

尾隨而來,還有大批轉道毫州,宋州境內輸送的軍淄。

於是我們又花了一天時間,重新武裝和補充彈藥的整備,將那些汰換下來的殘舊銃器,還有帥司雖然送過來,我們卻看不上的雜色火器,都一並淘汰給了輔軍和散兵隊。

連帶三只協力的團練之屬,也有份配屬了一些雜七雜八的火銃、手炮,以便配合留守的需要,不過相應的訓練嘛,就只能在戰鬥中慢慢熟悉和養成了。

不過這時候,卻出現了一個小插曲,是蒙城都頭方臘卻找上門來,懇請能夠隨我本部一同出戰,在協調大軍的戰事中,增強手下的歷練,我想了想還是同意了。

雖然對於他們這些劃撥在麾下的軍頭,我大可以憑借帥司給予的授權和職分,給予嚴厲懲處或是強行壓制,甚至臨機處置為名,殺其首領而奪其部伍,但是卻不能指望他們的部下,也能像我的本部人馬一般,各種令行禁止和指如臂使。

所謂的上下級之間的信賴和默契,各種權威與服從,需要足夠時日的日常接觸,一場又一場戰鬥,才能培養起來,目前能夠維系和統合他們的,也就是任務帶來的共同訴求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