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五章 皇帝的野心(第2/3頁)

而這一切正是拿破侖三世所渴望的——通過對軍隊的掌握,進而實現對整個法國的控制,而不是拼命討好各方,從而做穩帝位,畢竟對於這個借著伯父的往昔崢嶸、靠著個人的權謀機變和歷史罕見的運氣登上皇位的皇帝來說,他的地位是並不穩固的。

他的個人魅力、天賦,都不如伯父那樣突出,在軍隊中也從沒有得到無保留的崇拜,反而是靠和軍隊當中高級軍官的合作來維持自己的政權的。

但是現在一切都在改變,一場場軍事勝利,為他贏得了來自民間以及軍隊中的崇拜,而殖民地豐厚的利益,又收買了國內的資本家以及高級將領,可以說,直到1863年,路易才真正的成為法蘭西帝國的皇帝。

不過,路易非常清楚,他的地位並不紮實,眼前的這些崇拜遠不能同伯父那樣無保留的崇拜相比,他需要更多的勝利,需要更多的勝利去讓法蘭西為之瘋狂,讓法蘭西的民眾和軍人因為勝利而陷入對他的瘋狂崇拜之中。

“我們需要擊敗法蘭西的宿敵!”

路易看著眼前的中國大使,他的語氣中沒有絲毫商量的意思,而是用一種不容置疑的口吻,這是近乎於命令的語氣。

“英國!只有擊敗英國,這場戰爭才有可能結束!”

面對鄭藻如路易直截了當的道出了他的想法,有時候問題非常簡單,擊敗英國是結束戰爭的方法,同樣也是路易獲得民眾以及軍隊毫無保留的崇拜的必由之路。

從“太陽王”的時代,英國就一次又一次的讓法蘭西飲恨,一次次的失敗,使得一個又一個滿懷雄心壯志的君王黯然神傷,整個法蘭西的歷史上都是充斥著這樣的遺憾。

但是現在,路易很清楚,現在是他擊敗英國的最佳時機——中國人已經控制了愛爾蘭,在那裏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甚至還在戰場上投入一種不知名的“毒氣”,在都柏林,他們使用毒氣殺死了數萬英國人,這根本就是改變了戰爭的方式,現在全世界都在試圖弄清楚中國人使用的是什麽毒氣。

盡管知道毒氣很重要,但是路易並沒有向中國開口或者說作出試探,他相信法國的科學家很快就會解決這些問題,現在對於法國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在英國政界因為戰爭的失利而動蕩不安,整個英國都在憂心著本土防禦時,對英國發起最後的攻擊!

只要擊敗英國!

他就可以樹立比之伯父更高的威望,所有人都將會崇拜他、信賴他,至於軍隊中那些曾經輕視他的將軍們,也將會在低下他們的腦袋,承認他是法蘭西的皇帝,而法蘭西也將會在他的統領下走向強大!成為歐洲的中心!

“而為了擊敗英國,我們必須要在海上擊敗英國人的艦隊,只有如此,才能夠打通通往英國的道路!大使先生!所以,我們兩國現在應該協調一致,集結我們兩國的艦隊,在海上與英國人的進行一場決戰,相信我,只要我們能夠擊敗他們的海軍,那麽英國人就一定會投降!”

面對拿破侖三世的要求,還有這番信誓旦旦的保證,鄭藻如並沒有立即給予回應,而是先沉默片刻,然後才回答道。

“陛下,現在,我們的艦隊,一直以來,規模都是相對有限的,盡管在戰爭爆發後,我們的艦隊經過多次擴充,但是艦隊中的新兵太多,陛下,或許我們可以向海軍提供一百艘裝甲艦,但是我們卻不能在短時間內提供幾萬名海軍官兵以及幾千名軍官……”

這個回答並不是推脫,而是在講述一個事實,海軍力量的迅速擴充使得海軍無法提供素質足夠優良的官兵,這是任何國家海軍擴充中都無法避免的,甚至在過去兩年間,中國海軍之所以沒有大行動的一個根本原因,就是因為海軍官兵中新人太多。當然,這是戰爭剛剛爆發的時候,在過去的兩年間,海軍同樣訓練了一大批官兵,現在人員不足的問題已經得到了解決。

而作為外交官的鄭藻如這會強調這一原因,無非是為了另一個目的——通過強調自身的困難,獲得豐厚的回報。

對於路易來說,這種外交手腕他並不陌生,甚至可以說是極為熟悉的,在法國卷入這場戰爭之前,法國也曾一次又一次的通過類似的方法換取了俄羅斯以及中國在某些問題上的讓步,就在幾個月前,他還通過類似的方法,迫使中國放棄了在印度的份額,按三國條約,海德拉巴土邦將由中國控制。不過盡管中國人放棄了海德拉巴作為回報,但是獲得了整個法屬印度的商業特權,與法國商人一致的商業特權以及其它法國僑民的同等權利。而這也是法屬印度到處充斥著中國人的原因,實際上無論是俄屬印度亦或是法屬印度,中國人追求的都是商業利益。但他們總歸放棄了一塊富庶的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