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九章 老兵(第2/2頁)

而對於李弘遠最難適應的是近乎死水一潭的生活。作為一個富家公子哥,而且還是傷殘退役軍官,他不需要象其他國民那樣為生活而奮鬥,為工作而掙紮。作為李家的三少爺,他每個月可以得到1000元的零用,因傷殘退役的他每個月可以領取106元的退役金,即便是後者,一個月的收入也相當於熟練工人四個月的收入,至於前者……這就是富人與窮人的區別,實際上,只要他願意,即便是他每個月花上幾千元,在李家也沒有任何人會說什麽,畢竟在家人看來,他為李家付出了太多——所有人都看到了他少了一條手臂!

不過,從回家之後,他就一直沒有去領那一千元的零用,已經習慣了軍中那種簡致生活的他根本就不需要那些錢,就像他不需要金表、不需要任何奢侈品一樣,他所需要的只是最簡單的吃穿用,頂多,最大的開支就是養馬。

但從習慣的軍旅生活中退出來,以往的習慣性條件反射象下坡的列車一樣有巨大的慣性。他已經聽不到槍聲,看不到那些親近的戰友,也不用鉆到戰壕去躲炮彈,更不用一門心思的想著如何殺死敵人。

生活無非就是跑跑步,同別人下下圍棋,一點兒也沒有刺激性,完全是一種乏味的、無趣的生活。

為了打發時間,他通過陸軍醫院獲得了幾個戰友的資料,然後去拜訪過幾個負過傷的戰友,再去拜望過在戰場死者的遺族,原本他想盡自己的能力幫助他們,但是結果卻是失望的,他們根本就不需要他的幫助,作為遺族,他們都得到了官府的照顧——他們的父母、妻子每個月領取著遺族撫恤,他們的子女也可以免費讀書直至高中。

有時候他也去復員軍人會和後方服務會看看。時間不長,他就不再做這一切的,那些因為傷殘退役的戰友,總是沉浸於傷殘之中,至於遺族們同樣也是悲悲切切,老的老小的小,戰爭悲劇性的後果全從他們眼睛裏體現出來了。

總之,在他們的身上,除了少數人之外,他看到只是戰爭帶來的傷痛,因為在他們的身上,他沒有看到希望,當然不是所有人,盡管遺族大都神情悲切,但是他們大都心存感激之心,對陛下的感激,同樣也是對犧牲的戰友的感激,戰死的戰友在用另一種方式盡孝!

對於許多窮人來說,兒子的戰死並不是悲劇,因為他的父母每個月都可以領取5元撫恤金,妻子可以領取3元撫恤金直至改嫁,如果他們有孩子的話,每個孩子可以額外領取1.5元,直至其16歲或者高中畢業,這意味著他的父母、妻兒都可以得到照顧。可以說,這也是在戰場上,戰士們舍生忘死的原因,因為他們沒有任何後顧之憂。

最後,他的興趣集中到軍事形勢和政治上。這裏才能充分發揮他作為武昌陸軍講武堂步兵科畢業生的基本判斷力。

春梅每天給他送來一大堆報紙和雜志,上面載滿了各種各樣的消息和戰局新聞。報紙上總是一個個“戰績”和“軍人們的勝利。”當然這一切並不是吹噓,因為在各個戰場上,帝國軍隊相對於英國人一直都處於優勢。

畢竟帝國軍隊在各個戰場都在用一個拳頭打著英國人的一支手指!

李弘遠自己清楚真實的戰場情況,一根手指永遠不是一個拳頭的對手,所以每次看報之的一,只感覺越來越無趣,然而,他非常清楚,戰爭的轉折肯定就是在今天明兩年,英國人的力量正在慢慢的壯大,或許英國人蒙受了重大損失,但是他們反攻的希望仍然存在。

但是他們會在什麽時候反攻?

當然,李弘遠並沒有從報紙上看到這個消息,可是他卻在報紙上看到了另一個消息——招聘廣告!

這篇招聘廣告雖然看著不怎麽起眼,但是卻再適合他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