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金融戰(第2/2頁)

“是啊,現在滿清朝廷就是靠著這銀票維持統治,去年太平軍的北伐軍已跨過黃河天險,戶部顧不得觀察官票試行的後果,便向鹹豐旨批官票向全國推行。加緊印刷200萬兩。後來這個奕訢登基後,加印了200萬兩,還有咱們把浙江的漕糧搶了之後,為了解決糧餉,又印了500萬兩的什麽大清銀票……”

銀票!

突然,朱宜鋒的眼前一亮,光在自己這邊想辦法,怎麽把這件事給忘了,銀票!他滿清能印,自己不也能印嗎?

從抽屜內取出了一個文件來,看著張森說道。

“這是戶部銀票的樣本,你看一下……”

把文件遞給張森,朱宜鋒笑說到。

“怎麽樣,能不能想想辦法把它給印出來。”

從哪裏弄錢?

當然不可能靠濫發紙幣,更何況,現在紙幣還沒有正式發行,思來想去最後朱宜鋒還是把目光投在了滿清的大清銀票上。什麽樣的機構負責此事最好?當然是情報機構負責此事,畢竟這銀票將來是要用在滿清統治的地區。

“印它?”

張森詫異的看著那幾張銀票,然後又有些不解的看著漢督,然後試探著問道。

“主公,是不是府裏現在的用度緊張?”

之所以會這麽說,是因為他已經聽說了預算會議上的爭執。現在漢督要印戶部銀票,顯然是為了解決用度之事。

搖搖頭,朱宜鋒看著張森說道。

“之所以要印這大清銀票。一來確實是用度不足,這二來嗎?”

手點著那銀票,朱宜鋒冷笑道。

“暫不北伐,是府中制定的策略,不是咱們沒有那北伐的實力,而是因為北伐後,我們無法建立有效的統治,冒然的擴張很有可能會拖累自身。”

從兩年前的一州之地,到現在的三省之地,地盤擴張的太快,雖說利用舊官僚統治看似穩定,但實際上這種程度的膨脹,存在著很多未知的隱患。就像吹大的氣球一樣,繼續膨脹下去,早晚得炸了。現在最重要的問題是徹底的消化三省的地盤,練好內功,至於北方……河南那邊有太平軍擋著,東邊也有太平軍擋著。至於一直引為心腹之患的曾國藩,在太平軍的進攻下,根本就無力顧及湖南,再等幾年,等到三省完成了消化,初步培養出一批自己的人,有了穩定的統治基礎之後,北伐也好西征也罷,自然也就擺上了議事日程。

“可是咱們卻不能眼睜睜的看著滿清用銀票搜刮民間財富,所以這幾年咱們要同滿清打一場經濟戰,而它……”

指著那幾張銀票,朱宜鋒冷笑道。

“這銀票就是經濟戰,自滿清推行官票以來,發行流通就受到各種阻力。現在這票鈔因為發行量加大價值一直下跌,現在一千錢鈔在京城只值三、四百文,所以,咱們要推把力,徹底的廢了它!”

這才是朱宜鋒的目的,獲得兩百萬元的“缺口”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徹底廢掉滿清的銀票,通過印制大量的假幣令其自然退出市場,不能再用一文不值的銀票支撐其政權。

“主公,臣明白了,就是要借這銀票摧毀滿清的信譽,當然,順便還能掙上一筆銀子,主主公放心,臣一定辦好此事!”

張森能不能辦好這件事,朱宜鋒並不清楚,但他卻非常清楚,現在對於自己來說,最大的對手,實際上並不是滿清,而是時間!

時間與機遇才是自己最大的對手!

如果可以的話,朱宜鋒更希望能夠以全國之力壯大自己,但是卻在卻沒有現在統一的能力,沒有辦法去消化這個勝利的果實,最終很有可能會像如黃巢等流寇一般,被那個冒然得來的果實撐死!

在沒有做好統一天下的準備時,冒然的統一代價很有可能是毀滅性的。這個代價也不是他願意接受的,但在另一方面,眼前的一個個機遇卻使得他不甘心就此錯過,有些機遇對於國家與人一樣,如果不能抓住的話,那麽就是稍縱即逝。

想到另一件正在進行的事情,朱宜鋒眉頭緊鎖的,甚至有些糾結的輕語道。

“這個機會啊……真的是……一定不能錯過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