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子(第3/5頁)

他心頭一顫——裴聿沒有像當年一樣叫他“張賢弟”,而是稱呼官名,顯然彼此已有隔閡。人情冷暖,世態炎涼,孰能奈何?他來不及多想,趕忙作揖:“正是卑職,裴……裴公別來無恙?”

裴聿大模大樣騎在駿馬上,望著他錯愕的樣子,聽到這恭恭敬敬的稱呼,自豪感油然而生,仰面而笑:“東都一別已有三載,你還是老樣子嘛!哈哈哈……”

或許裴聿只是得意使然,並無譏諷之意,可這話在他聽來頗不是滋味,但出於禮貌和一貫的謙遜,他還是抱拳恭維:“卑職才疏德薄,不過是苦熬資歷,哪敢與您相提並論?”

“咳!什麽才德不才德?我不過仰賴聖上恩賜……”說著裴聿不耐煩地朝身邊仆從揮揮手,“爾等散開!本官要與老友敘敘舊。”

眾仆從紛紛退後,請他過來。然而這並不能拉近彼此的距離,他已找不回三年前與裴聿暢談國事、推心置腹的感覺了,於是仍是一副例行公事的表情:“裴公過謙。”

“我這官職升得頗為僥幸,究其緣由還是自滕王而起……”裴聿嘴上說“僥幸”,卻難掩興奮之色,“兩年前我們那位荒唐親王又添了毛病——貪愛美色。若僅是招姬納妾倒也罷了,竟對有夫之婦下手。他一旦看上誰的妻子便假借王妃名義招其入府,逼迫人家以身侍奉,實在不成話!你也曉得我的脾氣,豈能坐視他胡作非為?連番勸諫,他非但不改,還命刁奴用竹板將我一頓痛打……唉!打得我傷痕累累,臥床數日啊!後來當今聖上也獲悉他逼奸人妻之事,下詔痛斥一番,並把我召到朝中加以撫慰,詢問傷情。聖上問我挨了幾板,我自知滕王是皇叔,哪敢據實而奏?便隨口搪塞說只打了八板。不料聖上言道:‘直言敢諫理當重賞,他打你八板,朕給你晉八階官!’只因這句話,我由八品提為六品,你說這是不是天恩所賜?”

他聽罷也暗暗稱奇,卻道:“固然天恩浩蕩,卻也是精誠所至。若非您正直敢諫,焉能有此殊榮?裴公受之無愧啊!”他說這話是真誠的,絕無半點兒逢迎之意。

哪知裴聿轉而嘆息:“唉……我後悔莫及啊!”

“當仁不讓,何悔之有?”

“早知有這好事,我便多說幾板。哪怕再多說一板,也是另一番天地啊!”

他初始以為是玩笑,卻見裴聿愁眉緊鎖,竟似發自肺腑——朝廷慣例,五品以上官員可世襲恩蔭、免除賦役,而且新編的《姓氏錄》規定五品以上方入士族之流,故而稱五品為“通貴”。裴聿原本是正八品上,提升八階是正六品上,距通貴之位僅差一階,故而嘆息。

他默然注視著裴聿,臉上沒有一絲表情,心下卻在感嘆——人心不足蛇吞象,雖因耿直敢諫升官,只怕如今得魚忘筌,沉迷富貴,再也耿直不起來了吧?這八大板把官階打上去了,卻也把一個正直純良之士打沒了!

裴聿不悟,仍是自怨自艾,好半天才想起問他入京何事。他雖然對裴聿大為失望,但想到人家是上級京官,或許能念及舊交情幫點兒忙,便坦言想覲見天子。

裴聿不住搖頭:“你來得不湊巧啊!昨日聖上剛剛傳旨,欲起駕東都,準備封禪。”

“封禪不是定在明年嗎?為何急於起駕?”

“事務繁多,需提早準備。議定祭禮、鑄造祭器、召集各地王公,聖上又下詔在東都修建乾元殿,還想開制舉,專門征召通曉封禪禮儀之士參與,要忙的事數不勝數。而且……”說到這裏裴聿壓低聲音,“聽說皇後不喜長安,偏愛洛陽,故而再三催促呢。”

提起皇後,他不禁蹙眉:“難道就沒一點兒見駕的可能?”

裴聿微微一笑——八品官多如牛毛,哪個都想見皇帝邀功,皇帝豈能說見就見?裴聿礙於情面不便把話說破,於是搪塞道:“眼下朝中諸務千頭萬緒,去歲玄奘法師涅槃,緊跟著許王薨了,聖上很是痛惜,不想前不久韓國夫人又病逝,單這幾樁喪事就夠忙活的了。聖上風疾復發,龍體欠佳,若非重要之事都不怎麽過問。”玄奘法師不僅是一代高僧,也是李治宣揚教化、安撫民心的重要臂膀,圓寂非同小可,李治為之垂淚,連呼:“朕失國寶矣!”欽賜金棺銀槨,葬於白鹿原,送葬的官民僧俗超過百萬人。許王李孝是李治次子,宮人鄭氏所生,這孩子自幼多病並不受寵,但白發人送黑發人也不免感傷。韓國夫人武順不僅是皇後姐姐,也曾私沐天恩,李治對老情人仍有幾分眷顧,更何況現在他正寵愛武順之女賀蘭氏,這場喪禮也省事不得。

他知裴聿搪塞自己,忙道:“卑職見駕便是有重要之事稟奏。”

“誰不是身負要事才進京?你還是按老規矩把奏疏遞上去,靜候召見吧。但實話告訴你,接見你的希望不大,如今政務多由皇後代為處置,即便得以入見,見你的也是皇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