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第六章(第4/6頁)

此時,他收到一條消息,這消息幫助他立即做出了決定。

杜阿爾特・布蘭達奧回到了教皇的寓所,告訴他說:“最近有傳言說法國將發動新的進攻。查爾斯國王性格狂烈,血氣方剛,他下定決心要成為這個時代最偉大的基督教君主。他計劃進行另一場十字軍東征,攻占耶路撒冷。”

亞歷山大明白了:“按這位年輕國王的計劃,他必須先征服那不勒斯,因為那不勒斯與異教徒的領土相鄰。如果他要向那不勒斯挺進,中途就必定要經過各教皇國。”

杜阿爾特點點頭:“陛下,查爾斯的意圖已經很清楚了。他想變革教廷,而要做到這一點只有唯一一個辦法。”

教皇仔細思忖著杜阿爾特的話:“他要如願以償,必須先把我罷免……”

於是,亞歷山大決定不再孤立費蘭特的兒子馬西諾,因為他需要那不勒斯的兵力。那不勒斯就在羅馬的北邊,他們可以抵擋查爾斯國王發起的任何進攻。

很快,亞歷山大開始謀劃另一個計劃:為了捍衛自己在梵蒂岡以及羅馬的地位,免受異國勢力的入侵,他必須統一意大利的各城邦國。他對此確信不疑。正是此時,他有了建立所謂“神聖同盟”的想法。他的計劃就是統一並領導幾個較大的城邦國——一旦它們聯合起來,產生的合力將比分立獨存時強大得多。

可是,當他向那些城邦國家的統治者表明他的計劃時,卻一一碰了壁。威尼斯一貫保持中立;米蘭一向都和法國站在一邊;而佛羅倫薩的軍事力量薄弱——更別提佛羅倫薩還有一位叫塞伏那羅拉的預言家了,他的影響力極大,足以勸阻美第奇家族,使他們拒絕加入同盟。

在遇到強大阻力後,亞歷山大得出了一個結論:必須盡快給馬西諾加冕,否則過不了多久,戴上教皇三重冠的人就不再是他了。

馬西諾加冕為那不勒斯國王四天後,約弗瑞與馬西諾的女兒桑夏結婚了。

卡斯特爾諾沃小教堂的聖壇前,十二歲的約弗瑞站在他十六歲的新娘身旁,他努力讓自己看起來老成些。盡管他比桑夏高,長得也很英俊,有著一頭濃密的深金色頭發,一雙淺色的眼睛,可惜頭腦卻不夠聰明,也沒什麽魅力可言。桑夏是一個充滿活力的漂亮姑娘,她對父親的選擇很是氣惱。她不讓人給她量尺寸做新嫁衣;婚禮上,她不耐煩地瞪視著教堂裏擠得滿滿的賓客。主教為她和約弗瑞主持婚禮,問道:“你願意娶這個女人……”他話還沒說完,激動的約弗瑞就打斷了他的話,氣喘籲籲地回答道:“我願意……”

賓客們哄堂大笑。桑夏感到很丟臉。主教又向她發問,讓她起誓,而她回答的聲音小得幾乎聽不見。她跟這個蠢孩子有什麽關系?

然而,招待會上,桑夏看到約弗瑞給她帶來了那麽多的金幣和珠寶,這時她的面部表情才柔和起來。等再看到約弗瑞讓她的伴娘從口袋裏多挑些金幣時,一頭烏發的桑夏看著他,笑了起來。

這天晚上,在婚房裏,在馬西諾國王和其他兩位見證人的親眼目睹下,約弗瑞・波吉亞爬到了他的新娘身上。他騎在新娘身上,仿佛騎著他的又一匹小馬。而她就像一具屍體一樣一動不動地躺著。約弗瑞一次又一次地爬到新娘身上,前後共四次,直到國王親口喊停,同意婚約有效之後,一切才停止下來。

亞歷山大把切薩雷和胡安叫到了虔信廳,根據他與費迪南德國王就那不勒斯問題達成的協議,他答應會見西班牙和葡萄牙的使節,調停兩國有關新大陸的爭端。

切薩雷和胡安走進裝飾豪華的虔信廳,看見他們的父親頭戴主教冠,身穿金紅兩色、花團錦簇的披肩,看起來甚是威嚴。亞歷山大告訴兒子們:“這將是一次外交學習的好機會,因為將來,你們在各自的教會職務中會參加許許多多的談判。”

但是,有一點他沒有告訴兒子們,那就是費迪南德國王請求教皇進行仲裁,這並不僅僅是個形式問題,這表明在新大陸不斷探索和發現時期,教皇無論是在宗教界還是政治領域均有著相當影響力。這樣一來教皇將能為教廷爭取到西班牙的支持,在法國國王查爾斯蓄意進犯意大利疆域的非常時刻,這種支持正是教皇所急需的。

聽見使節們走進房間,亞歷山大擡起頭來。他熱情地迎接他們,並向他們介紹說:“這是我的兒子,紅衣主教波吉亞和甘迪亞公爵,你們應該認識他們吧?”

“哦,是的,陛下,我們認識。”一個身穿黑色織錦束腰外衣、長得肥頭大耳的西班牙大公回答道。他先後向切薩雷和胡安點頭示意,隨後年長的葡萄牙使節也向兩人致意。

亞歷山大在一張嵌飾著花紋的大桌子上將地圖攤開。他和兩位使節指了指地圖上的幾個地塊。隨後,他說:“我的兒子們,我們已經把問題解決了,因為這個問題,這兩位閣下各自的國家原本都深感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