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出師之名(第2/3頁)

要是牛奔秦風等人因為瘴氣或者其他的緣故掛掉,那豈不把人活活慪死……

便點了點頭。

董明月有些愧疚道:“環郎,我……我讓我爹保護你。”

“噗!”

和董明月關系最密切的贏杏兒當場噴笑出來,伸手捏了捏董明月羞赧的俏臉,道:“這話要是讓董家叔叔聽到,非要氣壞了不可!”

其她人也都笑了起來。

賈環嘆息一聲,道:“唉,有了兒子,我這做老子的就要往後排嘍!”

“人家本來就難過,你還說!”

見董明月真難過了,史湘雲仗義出頭。

賈環哈哈一笑,道:“頑笑話,明月雖然留在大秦,但卻不清閑,在家的時候沒幾天,任務極重的。

好了,這些話咱們回頭再說,你們先去收拾東西吧。

我去東苑看看。”

……

經過一年的清閑放松的修養生活後,隆正帝的身體要比預料中好了太多。

此刻,已經完全能夠自己行走,無異於常人了。

為了克服手顫的後遺症,他每日裏都要寫幾篇大字。

寫了幾個月後,情況再次好轉。

如今除了每天讀讀朝廷的邸報外,隆正帝不再理會任何政事。

尤其是當他發現,即使沒有他插手,大秦也在一日千裏的飛速發展。

大秦面貌,日新月異。

如此一來,他每日裏用來思考的時間,遠比處理常務的時間多的多。

東苑,明齋。

賈環趕到時,隆正帝剛寫完一副字,接過董皇後遞過來的帕子,擦拭了下手。

瞥了眼笑著進來的賈環,淡淡道:“都準備好了?”

賈環點頭笑道:“龍舟已經停在碼頭上,一切準備妥當。明日一早,辰時初刻出發。”

“一月時,施世綸就帶著牛奔、秦風等人,去了瓊州海島,秣兵歷馬……

賈環,自古征戰,皆需有出師之名,方為正義之師。

這不僅是對外,亦是對內。

對天下臣工和百姓們,一個交代。

你準備以什麽名義出師?”

隆正帝看著賈環,淡淡道。

賈環正色道:“陛下,臣之前就說過,安南、暹羅、呂宋、天竺等地,多有我華夏遺民。

他們在那裏,備受欺淩!!

華夏之民,多吃苦耐勞,勤儉持家。

因此,只要有塊土地,二三十年,就能積攢下一份家業。

而安南、暹羅、天竺等民,卻多好逸惡勞,靠天吃飯。

卻眼紅我華夏百姓之財富,因此,每過二三十年,就會暴虐洗劫搶殺一番。

犯下累累血債!

這還只是一部分,再往西方,有一塊孤懸大海中的大地,比我大秦更大。

那裏,有一批自殷商時期,就避難而去的華夏故民,蚩尤後裔。

因多出自安陽,所以他們自命為殷地安人。

經過數千年的繁育,人口數量,已至數千萬人。”

“哦?當真?!”

這個數量,卻是驚呆了隆正帝。

顧不得之前的怒火,連忙問道。

賈環點點頭,道:“應該是八九不離十。”

隆正帝忽然想到了什麽,面色一變,道:“莫非這些遺民,也被人欺淩搶劫?”

賈環緩緩搖頭,道:“遠比這更慘。

自一百多年前,西洋人發現了那片土地後,就不斷移民到那片大陸上去。

然後,展開了慘無人道的大屠殺。

在他們看來,這些華夏遺民,竟與牲畜無異,不配擁有那片土地。

他們殺了整整一百多年,如今,除卻凋零在荒山野外中的少數部族外,那些華夏遺民,竟被他們悉數屠絕!”

賈環說的時候,語氣雖然沉重,但內心……其實感觀不是特別沉重。

這個說法,在後世也不是主流。

他只是想找個正大光明的借口……

但這番話,聽在隆正帝和董皇後耳中,卻真真如滅世之雷一般,恐怖絕倫。

屠滅數千萬!!

這種惡行,令人發指!

不過,隆正帝到底了經國二十多年的帝王,震怒之余,看著隆正帝道:“你有證據嗎?”

賈環撓了撓頭,道:“不敢糊弄陛下,證據現在肯定找不到……不過臣找了個‘證人’,寫了封血書。

臣想著,有這兩個,朝廷上那起子文臣,應該沒話說了。”

一下就聽出了貓膩後,隆正帝狠狠瞪了賈環一眼,道:“這種事,你也敢信口開河?”

賈環忙解釋道:“陛下,這事還真不是臣信口胡說。

那殷地安人真有幾成可能,是華夏故民。

被屠殺近乎絕種,也是真的。

若有人不信,只管去尋個西洋人問問。”

隆正帝聞言,面色稍霽,卻又陰沉下去,看著賈環道:“你準備了封什麽血書?”

賈環嘿嘿一笑,從袖兜中取出一個舊黃的羊皮卷。

隆正帝瞥了眼,譏諷道:“你慣會搗鬼!朕倒要看看,你那十來個兒子,日後會長成什麽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