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不遠矣(第3/4頁)

以大秦銀行為根,在江南四射鋪展。

但核心處,卻始終在這座金陵古城。

不,金陵城的生命活力,不在金陵城內,而是在金陵城外。

就在這條長江沿岸!

說多了沒用,口說無憑……

瞧著瞧著,就快了,很快老爺子您就能見到了……”

滿滿的自信,讓隆正帝、李光地等人,側目而又隱隱期待。

……

群山屏障,大江橫沉。

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使得金陵,自古便為東南形勝之地。

名副其實的六朝古都,千百年來,皆是繁榮昌盛之地。

然而,縱然在過去千百年來,金陵為神京帝都最昌榮之時,都比不過今日之盛。

真真叫初次相見的眾人,瞠目結舌!!

“賈環,那些是……”

看著沿江兩岸上,高高林立的煙囪,吞吐著滾滾白煙,恍若走水,隆正帝和李光地都顧不得其他,端著手中的千裏眼,邊看邊激動問道。

連董皇後都吃驚不已,也舉著一枚小千裏眼,看著道:“瞧起來,怪唬人呢。”

賈環卻得意的笑的合不攏嘴,喚了聲:“蒼兒小六兒……”

倆小毛頭聞聲,蹬蹬蹬跑了過來,賈環從袖兜裏掏出兩枚白紙包裹好的方塊物什,遞給兩個眉開眼笑的小人兒。

兩人當場剝開,就見竟是兩塊雪白的方塊糖。

兩個小家夥一起長大嘴,然後故意“啊嗚”一聲,將方塊糖填進口中,登時甜的彎起了眼睛。

賈環哈哈笑道:“陛下,老爺子,這種白糖,就是從那些煙囪下的工廠作坊中生產出來的。

您二位喝牛乳時,都喜歡放這種糖,好喝吧?

哈哈!

不止您二位貴人覺得好喝,全天下的百姓都覺得好喝!

瞧見了沒?

沿江那十八家煙囪,正全力開工,日夜不停的生產白糖。

有多少賣多少!

除此之外,瞧南邊那邊……

那裏還有香胰作坊,染織廠,織布廠,煤油工廠,膠鞋工廠,還有……罐頭廠!

所有的工廠作坊,滿負荷運轉,即使一天十二個時辰三班倒,產出的商貨,都始終處在供不應求的狀態。

大秦有億萬百姓啊,這些才有多少……

一個中型的白糖廠,一班四個時辰,就是二百多人。

三班倒,再加上做飯的,洗衣的,清潔的,一天至少需要一千個工。

一共十八家,有大有小,合起來一天需要近兩萬個工。

這兩萬個工後面,就代表著兩萬個家庭,至少大幾十萬人。

這還只是糖廠,再加上其他工廠作坊……

金陵城莫說只有一百多萬人,它就是有兩百萬人,三百萬人,都未必夠用!

除去老人孩子和內宅,只青壯,其實並沒多少……

但是一大家子百姓,只要有兩個人在工廠作坊裏做工,就能保證一家人都能活下去。

有三個人做工,那麽這一家人都能過的很好,吃的飽,穿的暖。

縱然遇到天災之年,卻和工廠不相幹。

百姓依舊做事拿錢,朝廷,依舊收稅。

老爺子,您現在該知道,小子為何總是告訴你,天下不一樣了,這世道,已經變了吧……

過去的幾千年來,有過這樣的景象嗎?

您說說,你們儒家那一套,若不學習這些‘奇淫巧技’,能跟得上這種變化嗎?”

前面隆正帝身體都微微顫栗著,沒有回頭,死死的端著千裏眼看著沿江的一幕幕不可思議之變化。

用千裏眼遙望,他甚至能看到工廠裏繁忙的百姓在做工。

那一張張,疲憊卻高興興奮的臉,他怎樣都看不夠……

而李光地卻滿臉的無法想象,看著賈環道:“老夫常年在都中,沒見過這些變化也就罷了。

可江南的士紳,難道看不到眼皮底下這些東西,他們都無動於衷?

他們就沒想過,也跟你學著做這些事,於民有利,於己有利,於國有利?”

賈環冷笑一聲,道:“那些人一個個都清高的很,又怎會屈尊降貴來學這些奇淫巧技?

他們滿心仇視一切工廠作坊,因為大量的招工,使得他們祖輩幾代人攢下的田地,連佃戶都招不到了。

阻人財路,如殺人父母。

這種深仇大恨下,他們只會視這些工廠作坊為奸邪之物,還會‘自甘下賤’做這些?

不過老爺子你也不用萬念俱灰,等我將他們那一幅幅清高德性給敲爛了敲碎了,他們也就變聰明了。

不然,就只能眼看著當初瞧不起的匠人、草民,一個個過的比他們還富貴體面,他們如何能接受得了?

窮則變嘛……

等他們沒了那副清高,放下身段開始學習工法和經濟之道後,便是你們儒家重生之時。

若能以忠孝仁義之心,行富民強國之法……

天下可大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