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一句話(第3/3頁)

到了中間百年,則是平穩期。

最後幾十年,則是暗無天日的腐朽衰亡期。

然而,實際上到了皇朝中期,雖亦稱盛世,實則頹敗之意,已經顯露無遺。

太平百年,人口漸多,土地兼並日益嚴重。

朝廷裏,黨爭基本已經開始顯現,軍隊軍紀敗壞,戰力退化嚴重。

底層百姓雖過著太平犬的日子,但出頭之日艱難。

階層固化。

只不過日復一日的熬著日子,難有什麽改變。

一旦遇到天災人禍,多半便會化身為奴……

這還只是起初,等到百姓們連賣身為奴求活命的機會都沒了,只能化身為流民時……

也就到了皇朝的末期了。

原本,大秦已經幾乎走到了這一步。

好在……

在他和賈環的聯手施為下,不禁穩定了江山,又開疆拓土,掃平外患。

更別出心裁,從海外運回大量米糧,平息了內憂。

將原本已經大規模出現的流民,送去黑遼開邊,開墾出百萬畝良田,收獲頗豐,甚至已經能反哺關中。

再加上前所未有的工商興邦之策,讓百姓們從死水般波瀾無驚的日子,變得欣欣向榮,綻發生機。

這一切,讓隆正帝打心底感到喜悅。

他看了眼樂呵呵的賈環,道:“李光地那邊的事,你怎麽辦?

真要是有幹礙,就由我去同他說。

為了江山大局,縱然是他,也不能阻絆。”

最後一句話,說的有些淡漠。

讓董皇後、賈元春和蘇培盛等明白人,都變了臉色。

賈環卻笑了笑,道:“老爺,倒不是完全遷就他。

說到底,不可能將士林一網打盡。

總還要留下些做事的。

有那位老爺子在,剩下那些人的反彈,反而容易控制些。

這場行動展開後,剩下的那些人,縱然心裏再不甘,也不敢再輕易翻浪了。

他們頂多會蟄伏起來,以圖後事。

只是,他們怕不知道,相比於滾滾大勢而言,他們那些小算計,又能算得了什麽?

難道,他們還能再將百姓趕回去,重新過那種靠天吃飯,渾渾噩噩當草民順民的日子?

這些人慣是高高在上,視民如草。

卻從沒想過,為了生活的希望,百姓會爆發出怎樣強大的力量。

任何開歷史的倒車,企圖阻攔百姓通往富強的人,最終都會被淘汰。”

隆正帝聞言,深深看了賈環一眼,顧不得早就雲山霧繞的桑娘等人,直言道:“朕不知道你從哪來的這些奇思妙想,朕既然敢讓你放手施為,就必定信任你。

只是,你若開啟民智到連官府都不畏懼的地步,他們可還會敬畏朝廷,敬畏王法,敬畏天家?”

儒家千百年來,都在幫助天家牧民。

一個“牧”字,道盡個中真意。

然而按照賈環所言,百姓難以被“牧養”時,擔心的,就是天家了……

賈環卻笑道:“這一點,老爺盡管放心就是。

大秦的百姓,永遠都是最良順的百姓,只要不逼到極致,他們極少會心生妄念。

再者,我打算,日後讓這些小家夥們啟蒙讀書時,不是先學禮,而是讓他們學會一句話。”

“什麽話?”

“我是一名秦人,我為自己的祖先和血脈感到驕傲。

我愛我的國家,我要為民族的強盛,而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