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開眼界!(第2/3頁)

為何只有十二份?

很簡單,因為要劃分十二個銷售區域。

江南六省,一省一份。

京畿所在,可分兩份。

齊魯之地,可分一份。

晉地再分一份,豫地再分一份。

最後一份,為燕地範圍。

各地實行專賣制度,此制度為期五年。

諸位都是做老了經濟買賣的生意人,此中真意,就不需小子一後輩多言。

專賣之利,大家都不陌生。

揚州八大鹽商今日為何沒來?正是因為只一海鹽專賣,就足夠他們吃的盆滿缽滿。”

“賈掌櫃,將大秦劃分十二個經營省,是極好的法子。

只是,這十二個省裏,以京畿和江南六省最為富庶。

別的不說,只一兩江,就抵的上其他幾個省。

那方子的價格豈不是就不同?”

一滿臉絡腮胡的豪商大聲問道。

賈蕓笑道:“自然不同,江南六省每一省的價格應該也不會相同。就看諸位的競拍結果了……

另外也通告一下諸位,玻璃營生到底有多盈利。

在過去一年內,只京畿之地,占股九成的內務府,僅靠玻璃一項,就營收了九百萬兩的純利。”

此言一出,整整兩層樓的競拍者,無不倒吸口涼氣,眼睛泛紅。

只京畿一地,一年就營收了九百萬兩的純利。

這……

當然,也有冷靜者,明白之所以能有這麽高的利,是因為大秦諸省的富商豪客們,全都盯著京城每月一次的玻璃拍賣。

每一件玻璃藝品的拍賣,都會引起瘋搶。

賈家雖然也往江南販賣玻璃,卻不知為何,只賣些銀鏡亦或是純凈簡單的原玻璃。

遠不如一些玻璃藝品值錢。

所以,想要好東西的大秦巨賈們,只能盯著神京城每月一次的拍賣。

也就造成了玻璃藝品的高價。

但是當玻璃方子一旦拍散成十二份,省省皆有時,就不可能會再有這種暴利了。

其實許多人都在猜疑,賈家為何會將這聚寶盆給拍賣了。

雖然拍賣方子可短時間內聚集一筆財富,可長期看來,這絕對是一場虧本的生意。

當然,這卻不妨精明的商賈們下大氣力來競爭方子。

而且從賈蕓提供的凈利潤來看,可以推測得出玻璃的成本絕不會很高的結論。

如此一來,玻璃方子的價值就愈發高了……

“賈掌櫃,我也認為這般劃分極好,不會出現同行惡鬥的局面。只是我還想問問,若是想運往海外番國,在不在專利權內?”

說話的人來自粵地十三行的會首,語音帶著南邊的口音,聲音有些細。

賈蕓正色道:“當然可以,任何省,若想與海外番人做買賣,都是可以的。

只是希望大家記住一點……

諸位多是世代經商的生意人,當知道方子的重要性。

與番人做生意可以,但絕不能透露任何方子上的秘密。

抱有僥幸心思者,只需想想我三叔的手段就可……

閑話少說,諸位都是時間金貴之人。

咱們就先從燕地的方子拍起,如何?

燕地雖然並不富庶如江南,但大家需知,從燕地往草原去,不過短短幾百裏地。

草原上的蒙古王公,一個個都富的流油。

他們最喜歡玻璃藝品,只要有蒙古王公進京,當月拍賣的玻璃藝品,一準被他們得了去……

呵呵,我不再多言了,現在競拍燕地所屬的玻璃方子。

起拍價,白銀十萬兩,可接受錢莊銀票。

每次加價不低於一千兩,現在起拍!”

……

二樓的席位,要比一樓疏散的多。

如果說一樓就是後世火車上的硬座,那麽二樓就相當於硬臥甚至是軟臥了。

三樓則是專列……

一樓所坐的,都是來自大秦各地的富賈巨商,五湖四海、天南地北的都有。

而二樓坐著的,多是都中的一些貴戚衙內,以及文官子弟。

宮裏特意打招呼,要賈環給這些人留些位置,開開眼界。

他們也確實開了眼……

“真真是……見著鬼了!”

一士子打扮的貴公子,深秋霜凍依舊搖著折扇,此刻敷粉的臉上滿是不可思議的看著一樓紛紛嚷嚷的富賈們,你一言我一語的競拍。

喊價的數額,聽的他們簡直心驚肉跳。

“十萬!”

“十五萬!”

“十八萬!”

“二十萬!!”

這依舊不是盡頭,加價的人,此起彼伏!

這一幕,別說二樓的一些衙內和公子哥兒們看的目瞪口呆,連三樓南面雅閣上的一群龍子龍孫們,都無不瞠目結舌。

要知道,一個一等親王,一年的俸祿不過一萬兩。

忠怡親王贏祥,那般隆厚的君恩,食雙俸,一年也不過兩萬兩。

就算再加上其他王莊王田的收入,一年不過是十來萬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