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燦如夏花(第2/3頁)

有皇上護著,總能保他一世富貴。

時間久了,他縱然有些小伎倆小心思,也就散了。

說到底,不過是個孩子。”

隆正帝聞言,似笑非笑的看著贏祥,道:“那混賬東西回來,你也不好再往賈家送東西了吧?”

賈環在西域時,借著荊王府世子贏谷每回往賈府送禮的機會,都會幫贏祥捎帶一份。

如今賈環歸來,又鬧出這般大的動靜,贏谷都不敢輕易上門了,贏祥自然也沒了機會。

不過,隆正帝話中深意,卻是在調侃贏祥幫賈環說話。

好意是壞意,贏祥一時都拿捏不準……

不過,沒等贏祥回答,隆正帝就略過了這一層,正色道:“秦梁凱旋歸來,朕要親自郊迎,立天壇祭天,此事極為重要,容不得半點疏漏。此事過後,朝廷將會徹底平穩。到那時,不管誰還想在暗處做小動作,都無濟於事。

十三弟,這件事,你和張廷玉一起準備。”

贏祥躬身應下後,又道:“雖不是泰山封禪,但皇上之偉業豐功,卻不下於秦皇漢武。

天壇擬建於神京城西三裏外,到時,諸宗室王公,武勛親貴,文武大臣,並太學學生,都將到列。

除此之外,張衡臣還請來了曲阜孔家家主孔繼宗,亞聖孟家家主孟言,以及桐城四老……”

“哦?!”

隆正帝聽到宗室王公、武勛親貴時沒什麽反應,聽到孔聖孟聖後人時,面色微微一變,待聽到桐城四老時,面色就徹底變了,竟變得頗為驚喜,道:“張愛卿連桐城四老都邀請出山了?”

贏祥笑道:“當今天下,士林以桐城四老為當代文宗。桐城派,亦是士林中屈指可數的大派。張衡臣便是桐城派出身,師承桐城四老之一。他能請得動四老,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贏祥說的清淡,可隆正帝卻極為興奮,他連連擺手道:“十三弟卻是說差了。桐城四老,之所以能執士林之牛耳,絕非只是他們道德文章做的好,更重要的,是他們德行昭然,皆為大德之人。

這可不是隨便說說的,朕讓人去桐城瞧過他們,的確是頗有古之聖人風德,並非沽名釣譽之徒。

太上皇在時,就曾想派人去請他們入宮談話,可每每派去之人,卻總是無功而返。

卻不想,如今他們竟然能夠出山!”

看著極少見興奮的幾乎難以自制的隆正帝,贏祥心中輕輕一嘆。

士林曾經長達二十年被忠順王一脈把持,縱然隆正帝上位以後,文臣和他卻始終難以合拍。

這個情況,絕非隆正帝自己願意看到。

如今雖然通過大肆提拔潛邸舊臣,更換文官大臣。

可是連隆正帝自己都不信,這些文官大臣是和他一心的。

包括那些被他提拔起來,甚至提拔成內閣閣臣的大臣。

就是因為,幾十年來,他在士林中的名聲,可以用不堪來形容……

而隆正帝自身卻清醒的知道,治理天下,始終都是要用文官的。

所以,他內心其實急迫的,想改變這種局面。

只是一直以來,都沒有什麽好的契機。

但是,如果數日後,收復西域的大軍凱旋歸來,隆正帝趁機祭天時,桐城四老出現,給他站台。

以桐城四老巨大顯著的德行威望,足以讓隆正帝的局勢發生巨大的改變,甚至可以一舉扭轉不利的局面。

這對隆正帝來說,簡直不能用驚喜來形容。

而且,連太上皇當年都無法讓桐城四老出山站台,如今他卻能夠做到。

這豈不是說,在桐城四老眼中,他隆正帝的德行,是超越太上皇的?

這一點,隆正帝從不懷疑。

太上皇寬容待人,不管是宗室還是勛貴還是文武大臣,幾乎無人沒受過太上皇的好處。

可是,桐城四老卻不是宗室勛貴,也不是文武大臣。

他們是白身,想來,更能看清楚底層百姓的境遇。

太上皇在時,他們是什麽樣的。

如今他隆正帝上位,百姓又是什麽樣的!

如此一想,隆正帝似乎明白了,那四老肯出山為他站台助威的原因。

果然,這才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十三弟,傳朕旨意,讓張廷玉務必保證桐城四老,在十月十八前進京。所過沿途諸省,以奉禦駕之態,服侍好四老行車起居。若有半分怠慢,嚴懲不貸!

另外,從內務府調四駕馬車,行禦道前去迎接!”

隆正帝難掩激動道。

贏祥自然知道這四位在士林中影響巨大的老人,對隆正帝意味著什麽,因此,他沒有任何推諉,接下旨意,又笑道:“皇上,論舒適平穩,內務府出的馬車,比起賈家造的,卻是差上許多。”

隆正帝毫不猶豫揮手道:“那就去賈家要四駕!還有,告訴賈環,十月十八,朕要在祭壇上看到他!再敢亂搞名堂,真當朕的板子打不下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