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四章 鳳危(第2/5頁)

只是,中間卻有些小插曲。

或許是認知到,那位頂天立地,氣吞萬裏河山的太上皇真的不再了。

回程中雖然沒多少人再哭泣,可氣氛卻愈發低沉、壓抑。

其他人倒也罷了,唯有文官體系內,隱隱將一個人隔離在外。

張廷玉。

這位一手握著戶部,一手握著吏部的當朝第一紅人,看起來在文官中已經沒有多少立足之地了。

甚至在他的周圍,被空出了一小方圓真空地帶,沒人靠近。

而那位曾經溫潤如玉,風華正茂、沉穩惜言的張廷玉,此刻卻脊梁如劍,氣息淩厲,兩鬢,花白……

他真的不在乎了。

為了整理出最重要的戶部,借著吏部尚書在身之便,他在三日內,開革了戶部近一半的人。

這些人,又有三分之二被他送進了天牢,抄了家……

即使剩下的一半人中,也有八成人身上背著待查的罪名,以觀後效。

這等淩厲的手段,固然使得戶部天地為之一清,卻也讓無數人心中將他恨的要死。

更何況,從戶部這條線,又往外牽連了不知多少朝中官員。

有隆正帝在背後撐著,張廷玉根本沒有理會什麽中庸之道。

凡涉罪之人,一律拿下!

有陳廷敬這些年默默積攢的人在,還有李光地夾帶中私藏的人,朝廷根本不怕停擺。

從官十數年,張廷玉始終奉行萬言萬當不如一默,但卻並非對這渾噩的官場沒有怨怒,更不是沒有抱負。

既然得到隆正帝如此曠世之知遇,他發誓要澄清吏治,即使為之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因為百年後的青史之上,必有他一席之地!

朝廷裏的貪官和庸碌之輩,的確漸漸少了。

可張廷玉酷吏的名聲,卻也愈發響了。

文臣大都信封和光同塵之道,對他為了“邀恩”,就這般咄咄逼人之舉,著實看不慣。

而武勛行列,恨他入骨的更占了大多數。

除了少數幾個世爵人家,有幾個沒在戶部借銀子的?

還多是大頭。

借少了,體現不出他們的身份。

如今,被逼著賣家當還虧空的,不在少數。

可以說,張廷玉已經走上了一條絕路。

他最好能保佑隆正帝能活一萬年。

否則,他就是新君最適合刷聲望,攏人心的道具。

只要將他處理了,再大赦天下,那真能做到百官歸心……

這樣一個人,如果失去了背後的靠山,真的連死都不知道怎麽死的。

賈環敬佩他的所作所為,這讓他想起了後世的一位鐵腕宰相。

但是,賈環卻做不到那樣的人。

因為對他而言,家人始終是第一位。

他所能做的,只有在日後,約束一下榮國一脈的將門們,不要去尋張廷玉的麻煩。

至於文官們自己的事,就讓他們自己取解決吧。

“張大人,陛下有請。”

就在無數人心裏盼著,早日清算此繚時,蘇培盛走來,宣張廷玉陛見。

張廷玉隨之上了禦攆,而後,再沒有下來過……

看著百官一張張木然的臉,若非國喪之期,賈環當真想大笑三聲。

果然是那位的手段,打臉啪啪啪……

若真能讓隆正帝再活三十年,張廷玉還真能成為一代名相。

回到皇城後,百官又去了慈寧宮。

只是,隆正帝和忠怡親王進去了沒一炷香的功夫,忠怡親王就出來,讓百官回家,因為皇太後憂思過度,鳳體不豫,不能接見王公大臣了。

此言一出,不知多少人心裏一震……

終於來了!

……

壽萱春永殿內,皇太後白氏如同看生死仇人一樣,一雙老眼中滿是仇恨的看著隆正帝,寒聲道:“你好狠的心,你搶了老十四的皇位,還不善罷甘休,你還要謀他的命?

你這個獨夫,我的十四在哪裏?你把他圈到哪裏去了?”

隆正帝站在那裏,看著如瘋癲了般的皇太後,面色鐵青,咬牙道:“朕當了二十年的皇帝,皇位傳自太上皇,什麽叫搶了老十四的皇位?這個位子,是他的?”

皇太後譏諷之極的看著隆正帝,道:“你還敢提太上皇?”

隆正帝的面色愈發黑沉,一字一句道:“朕為何不敢提?”

這一對天家母子的對峙,讓整座壽萱春永殿內的氣氛如同冰窟。

而隆正帝細眸中的目光掃過殿內的宮人時,更是如同索命的鍘刀一般,讓無數人戰戰兢兢。

尤其是其中的一個看起來老實巴交的中年男子。

此人是當初隆正帝滅了國舅府滿門後,為了安撫住皇太後,從白家遠支尋來的一人,立為了國舅,好讓皇太後不再鬧騰。

卻沒想到,今日卻險些壞了大事。

這位“老實人”,可能在鄉下待的日子太久了,來到繁華富貴的都中,被花花世界迷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