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八章 巧言(第3/4頁)

皇太後聞言,面色悚然一驚。

她心智本不差,只是近來天塌地陷,再兼每遇二子相爭事,便容易走極端,才叠出昏招。

可經賈環這麽一總結提醒,皇太後還是能清楚理順思路的。

憶起這半年中發生的事,果然如賈環所說,天家已經亂成了一團麻。

彼此之間,除了仇恨和猜忌之外,再無一絲親情可言。

以至於釀成今日,子弑父,兄欲殺弟的恐怖局面。

而黃疇福、薛痕等人,確實是……

好啊!

當真有賊子在離間天家,而且,這賊子竟然還是飽受皇恩的內奴!

皇太後又驚又怒,當下就要松口,讓賈環帶了身邊的老宮人而去,審問個清楚。

可她到底算計了一輩子,下意識覺得不能這麽容易被說動……

她強壓下心頭的驚怒,看著賈環道:“你方才說,皇帝多言忠王?”

賈環撒謊不眨眼,道:“是啊。”

皇太後冷笑一聲,道:“都說什麽了?”

賈環道:“陛下說,忠順王年幼時,亦曾與朕相交甚得。

只可恨,有奸人欲圖從龍之功,想當潛邸舊臣,才幾番挑唆,讓其與朕相爭。

然,朕與忠順王一母同胞,這帝位在誰,又有何異?

有太後在,何事不能商量著來?

若非他聽信賊子之言,朕當以其與十三為總理王大臣,必然能成就千古功業。

又何至於今時今日這般局面?

真真是親者痛,仇者快!

賊人可恨,奸人可恨!

朕恨不能盡殺之!”

賈環將隆正帝的語氣模仿的很像,甚至還有些浮誇。

但是人哪,就是這般。

在絕境中色厲內荏,好似非要拼個魚死網破。

但若能有一條生路可走,求生之念,就會讓他們抓住僅有的稻草。

兵法所雲:圍三闕一,便是此理。

明知松開的那一面,極有可能是陷阱。

可是為了微不足道的可能,還是要選擇直直的掉進去……

皇太後在宮裏活了大半輩子,見證過太多太多的權勢起伏,如何能不知隆正帝如今根基已固,太上大行後,誰人還能制他?

只是礙於顏面,最重要的是對幼子的心疼,才僵持到現在,欲“魚死網破”……

可如今聽賈環所言,隆正帝竟先服軟之意,她豈有不驚喜之理?

若真如賈環所言,隆正帝能以忠順王為總理王大臣,她也不是不能再認下那個孽子,只當多個宗室親戚……

心懷此念,皇太後終於松了口。

無視於那麽多服侍了她多年的老人的苦苦哀求,任由他們被賈環使人帶了下去。

相比於她的幼子,這些豬狗一般鄙賤的宮人,又算得了什麽?

只是,她卻忽略了個問題,或者說,她下意識忽略了一個問題,不去想它……

那就是,賈環所有的言語中,都有一個前提。

“如果沒有奸人挑唆”!

換句話說,如果那些事,都沒有發生過……

真若是那般,隆正帝能容一個十三做總理王大臣,未必就不能再容一個老十四。

可惜的是……

這些都只是如果。

整整二十年被壓抑不得志,坐在朝堂上看朝中群魔亂舞,卻也只能看著。

動輒被禦史諫臣罵個狗血淋頭,也只能忍著。

二十年受氣的泥塑菩薩啊……

心中積郁了多少怒火?

以隆正帝的心性,又怎麽可能率先低頭?

皇太後想不到這點嗎?

不,她只是不願去想罷了。

時至今日,她也已經無他法可想……

只祈求,隆正帝真能如賈環所言,親親忠順王,解除對忠順王的圈禁,任命他為總理王大臣……

……

出來慈寧宮後,賈環悄然呼出一口氣。

想著皇太後有些呆滯,有些自欺欺人的表情,他嘴角浮起一抹冷笑。

天道循環,報應不爽。

當日你以太後之尊,遣一太監,逼的我和杏兒險些自盡光明殿時,可曾想過你也有今日?

這還不是最難過之時,待隆正帝拒絕放出忠順王時……哼!

而這一切,其實都是由她自己造成的。

若非她近乎絕情的對隆正帝,還偏心偏到極致的對忠順王,但凡她把心擺正一點,未必就不能保下忠順王一世富貴。

賈環也並沒有說謊,如果這一切都沒發生,隆正帝未必容不下一個老十四……

而且今日之言縱然傳揚出去,誰也不會說他說謊,連隆正帝都不會。

因為賈環這般說,反而在宣揚隆正帝的仁孝之心,和他這些年所受的委屈……

不管怎樣,慈寧宮的活兒結束了,賈環也總算度過了最難的一關。

命人將皇太後宮中上百名白首皓發的老宮人押去地牢後,他目光向南……

就剩最後一個地方了,鹹福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