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二章 三大忌!(第2/3頁)

一些理論上的東西,哪裏就能運用於現實啊。

“好!好!果真是皇帝的好臣子。

本宮早就聽聞,寧國侯慢怠嫡母,不知孝道為何物。

今日一見,果然見面更勝聞名!

本宮關心愛子,也有違朝綱耶?”

皇太後當年的杏眼,隨著歲月的流逝,已經變成了如今的三角眼,眼中寒芒大盛,看著賈環的眼神,當真是殺氣凜然。

先扣一頂不孝的大帽子,接下來,自有的是法子收拾他!

賈環卻呵呵一笑,躬身道:“太後,臣是否孝道有失,今日之後,太後自可命人前去查探。

若當真如此,我賈環甘願受戮。

至於太後關愛愛子,自然也無可厚非。

但是現在,還請太後告之,太後您,是如何得知這武英殿中發生之事的。

太後,相比於大秦的江山社稷而言,微臣之事,實在微不足道。”

然而,皇太後城府心性極深,她能從普通一宮女,一直升到四妃之位,最後更是榮升為皇後、太後。

權謀心術之深,又豈是一般人能夠想象的……

她根本不接賈環這一茬,只是揪著一個“孝”字不放,甚至根本不理會賈環之言,她看著隆正帝寒聲道:“皇帝,這就是你教出的好臣子?

是誰在背後給他撐腰,讓他敢如此肆無忌憚的沖撞本宮?

本宮倒是不知道,這大秦,是否還是上皇所禦之,以孝為本的天下?”

隆正帝聞此誅心之言,心中一緊,忙躬身請罪,言道不敢。

不過,沒等皇太後再相逼,賈環插口道:“皇太後所言極是,我大秦,的確是以孝治天下。

只是,孝,也要分為大孝和小孝。

陛下乃天子,對天子而言,唯有以太祖高皇帝、太上皇所立下的祖制規矩,和這大秦的江山社稷為重,方為大孝。

余者,皆為小孝!

太後,臣再次鬥膽,請太後明言,太後身在後宮,是如何得知前朝武英殿之政事的?”

“大膽!賈環,你敢淩逼太後,犯上作亂,罪當誅除九族!”

見皇太後被賈環的一番話頂在原地,面色陰沉難看,下不了台,其身後的大太監莫為廣大感“主憂臣辱”,上前一步,指著賈環厲聲喝道。

然而,他話音剛落,眼前就沒了賈環的身影。

他做夢都想不到,賈環敢當著皇太後和隆正帝的面動手,因此,周身沒有半點防禦。

待他回過神時,只覺胸口被一巨錘轟中,人便吐血飛起,而後重重摔落在地。

“本侯身為國朝一等侯,太上皇欽賜鳳翅金冠,鬥牛公服,可於門下知政。

也是你一個內廷閹庶敢斥責威脅的?找死!”

賈環滿臉暴戾之氣,看著倒在地上,身受重創,費力掙紮也掙紮不起的莫為廣,怒斥道。

眼中的殺意濃厚,一點不作假。

這一副做派,卻讓眾人愈發震驚,太後的臉色都變白了。

不過,她的心性,又怎會被這種事嚇倒。

宮廷之中,從來沒少過血腥和人命。

她絕對不信,賈環敢動她半根指頭。

因此,她便更加憤怒了!

只是,沒等她再出言相逼,隆正帝就滿臉暴怒的對賈環吼道:“放肆!敢在太後面前動手,還不跪下!”

聲音如雷,震蕩殿中,倒是將皇太後的話堵在了口中。

賈環沒有絲毫猶豫,跪在當庭。

只是,卻依舊沒有放棄他的觀點,賈環轉頭對李光地道:“李相,此事絕非小子不知死活,不顧家族安危,肆意妄為。

我大秦祖制,後宮不得幹政,閹庶不得幹政,軍方不得幹政!

此乃保我大秦千秋萬代、萬世不移基業之金玉良制也!

小子雖不學無術,卻也知道,自古而降,亡國之兆,皆從此三者起。

三者不亂,則天下再亂也有限度。

故,此為大秦立國之根本也。

小子雖年幼無知,卻深以為然,時刻念於心。

可是今日,陛下與李相等重臣於武英殿閉門議事,朝會未畢,而後宮已然偵知。

此必是有心人安插耳目於此殿,時刻傳遞之故。

此乃大忌之一。

太後本為後宮之主,當為後宮宮妃表率。

然而,太後偵知前朝不算,更親自身臨武英殿,詰問當朝天子,幹預朝政!

此乃大忌之二也。

我賈家世代簪纓,滿門忠烈,一門二公。

賈家男兒自先祖以降,泰半亡於國事。

縱然小子不肖,難及先祖分毫,然亦是九死一生於疆場,為國征戰流血。

莫為廣,太後身邊一閹庶爾,卻敢於陛下面前,並諸位國朝重臣面前,威脅誅賈家九族滿門!

此為太監亂政之兆,乃大忌之三也!

李相,小子人微言輕,生死事小,而大秦國統朝綱為大。

陛下至孝,難言慈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