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九章 得與失(第2/4頁)

隊伍再次加速,“軟轎”上,贏歷的目光深處,一片冰涼清寒……

……

天色漸明,神京城東的官道上,旌旗林立,傘蓋如華。

四十五名禦前侍衛以九五行列,行於在大軍之首,宣示皇威。

路上行人見之,遠遠的就避開道路,伏跪於道路兩側。

實際上按照規矩,為了安全著想,應該先有一隊騎兵,將路上行人全部驅散開來。

但不知為何,這次隆正帝沒有這樣做。

非但如此,他還命人將龍攆的珠簾卷起,好讓周圍百姓行人,得以瞻仰聖顏。

在這個即使五品小官一生都未必能目睹一次龍顏的年代,可想而知,隆正帝此舉,給行人帶來了多大的沖擊。

雖然是一大早,但官路上的行人已經很多了。

無數人得以有幸目睹天顏,一個個激動的難以自己。

可以預想到,等他們進城後,會怎樣炫耀這一次經歷。

賈環倒是看明白了平日裏“高冷無比”的隆正帝,為何突然如此親民。

有人已經提前回宮了,就算沒有掛起縞素,對外發喪音,怕也已經開始準備了……

隆正帝此舉,是為了以防萬一,有人想作假成真……

當然,賈環覺得隆正帝想的太多,膽子也太小,而且猜疑心太重……

可是對於一個帝王來說,尤其是對一個習慣了“朝不保夕”的帝王來說,這種舉動,已經近乎為本能。

也可以看出,他對那人的防範到了何等地步……

想起這次布局跳出來的人,賈環就忍不住露出一抹苦笑。

到底不能英明神武的算盡天下事,其實想想也是,自古而今,又有哪個人真的能算盡世事?

諸葛孔明六出祁山,哪一次不是妙計連天?

最終卻都功虧一簣。

火燒葫蘆谷,差點就燒死了司馬懿父子,最終還是被其逃出生天,最終斷了蜀國大業。

武侯尚且如此,更何況是他?

這次他與隆正帝的布局,本想是借著風雲激蕩之際,先引出一些牛鬼蛇神,然後再引出一些趁著亂勢,趁機作亂的幕後黑手……

想法不能說錯,也確實引出了不少大魚。

但兩人也險些把自己給坑了進去,都損失慘重。

賈環損失了一個中堅力量和隊友,而隆正帝也損失了一個親子……

好在,相對損失而言,兩人的收獲更大些。

隆正帝最大的收獲,就是挖出了一票欲置他於死地的賊臣、逆子……

想來隆正帝現在心中還在發寒,他怕是做夢也沒有想到,一直守衛著皇宮大內的禦林軍副統帥梁建,竟會是叛逆!

毫無疑問,禦林軍內部將會大洗牌。

禦林軍屬皇室直屬,不歸軍機閣署理。

隆正帝若是不趁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摻一些“沙子”進去,那他就真成傻子了……

賈環也沒想到,廢太子已經薨了十幾年,居然還有人想為他報仇……

再有荊王一脈和那些宗室王公,居然在做著裂土分封的美夢!

真正是可笑……

可惜的是,這次牽扯進去的宗室,實在太多了。

即便是刻薄寡恩、嫉惡如仇的隆正帝,恐怕也無法無法無天。

否則,既無法與太上皇和皇太後交代,也無法與天下人交代。

賢名如漢文帝,都要因為“一尺布,尚可縫;一鬥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的歌謠而感到頭疼棘手,更何況是原本就有“刻薄寡恩”之名的隆正帝?

想想隆正帝的憋屈,賈環的心情忽然好了許多……

而他自己最大的收獲,卻是得益於當了回“奸臣”,將方家父子給坑慘了。

方南天生死不知,找到時,幾乎都沒了呼吸和脈搏……

其麾下的幾員得用大將,亦是死傷殆盡。

方系根基震蕩。

這也是牛奔幾個還能笑出來的原因。

因為雖然榮國一脈損失慘重,但除去死傷慘重的方系人馬,剩下的有足夠軍功打底,有資格取代空出來這些位置的人,其實還是榮國一脈的人。

也就是說,不管怎麽挪移,終究還是在榮國一脈內部折騰……

而只要軍中的重要位置都在榮國一脈手中,至於是誰去坐,其實沒多大分別。

甚至在他們心中,用一個從不好親近的寧至,再加上一個志大才疏的柳芳,換掉榮國一脈的老對頭方系近乎全軍覆滅,實在是一個賺大了的好買賣……

貴族豪門的出身,注定了大家不能像街頭巷尾的單純少年一樣,只以好壞義氣做思考。

大家的思慮中,從懂事起便開始摻雜起利益的成分了。

而且隨著年紀的增大,這種比例也會逐漸增大。

當然,這並不是什麽壞事,而是成熟……

除此之外,賈環還有一個不小的收獲。

贏時、贏皓這一對仇人,一個身死,一個被軟禁起來,回去之後,多半也不會輕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