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大朝會(第2/3頁)

隆正帝放眼看去,又是一怔,因為出頭之人,乃是一年輕禦史。

而且,他還認得這個本該默默無名的年輕人。

除了因為他是去歲的新科狀元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他是吏部尚書李政的獨子,李夢菲。

這是一個很娘氣的名字,據說,是為了好養活……

不過隆正帝對李夢菲的出頭,並沒有太大的怒氣。

因為他知道,這個年輕書生,和他老子李政不是一路人。

說來也有趣,李夢菲,是一個真正的讀書人,生活在書中的儒家理想世界中。

吏部尚書李政,這一生最大的憾事,大概就是將兒子保護的太過,太好了。

讓他完全沒有接觸過任何陰暗面,讓他充滿了對美好的儒家社會的向往,滿腦子都是仁君名臣,流芳千古的幻想。

對他父親的那一套,反而越來越看不上眼。

父子間談不上仇人,因為李政不會待他唯一的兒子當仇人。

可李夢菲卻似乎要發誓打到李政一脈,也就是,忠順王一脈。

因此,作為去歲的新科狀元,本該去翰林院打熬資歷,去做未來儲相的李夢菲,卻請旨去了蘭台寺,當了一名禦史。

這一年來,他是隆正帝為數不多的鐵杆兒之一,處處和忠順王一脈作對。

若非李政的手腕極為高超,在忠順王一脈地位超然,連忠順王都敬他三分。

像李夢菲這種小青皮,早就被忠順王一脈玩兒出十八種花樣兒了。

不過有些奇怪,卻不知今日他為何會跳出來,與隆正帝“作對”?

方才那般重大的消息,都沒引起朝臣們的震動。

此刻,李夢菲的發言,卻讓滿朝大臣們悄聲議論起來了。

尤其是忠順王一脈吃過李夢菲苦頭的官員們,差不多熱淚盈眶的看向李天官。

大人呐,您家裏終於父綱重鎮了!

感受到周圍的動靜,和各異的眼神後,李政的嘴角卻忍不住抽了抽。

他鎮個屁……

隆正帝細眉微挑,看著眼神依舊清明認真的李夢菲,沉聲道:“為何?”

李夢菲朗聲道:“陛下,微臣以為,此乃準葛爾部的奸計。

微臣認為,準葛爾部蒙古,與北方內外兩部蒙古大不同。”

“有何不同?”

隆正帝淡淡的問道。

李夢菲道:“陛下,微臣以為,無論是內蒙,還是外蒙,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都已經被我們大秦給打怕了,尤其是外蒙。

從國朝初年起,外蒙紮薩克圖部,車臣部,還有土謝圖部三大汗王部落,降而復叛,叛而復降。

每叛一次,我大秦鐵騎便會飲馬陰山一回。

近百年來,我大秦的煌煌武威,早已深入了外蒙諸部之心。

那就是絕不可敵!

因此,他們目前是絕對忠誠於我大秦的。

但準葛爾部蒙古則不同。

他們才是真正喂不飽的狼崽子,不管我大秦多麽強盛,只要有機會,他們就會東進侵略。

如今他們正處於最虛弱的時候,所以他們才會拉下面皮來求和,求歸附,以換取我大秦軍隊的支援。

但可以預料到,待我大秦用數萬甚至十數萬將士的性命,幫他們打退厄羅斯的入侵後,他們得以喘息,得以休養生息,等到他們再次強大後,他們還會狼性不改的東進侵略。

所以,陛下,微臣以為,此議萬萬不可答應!”

隆正帝聞言,面色不變,沒有說是,也沒有說不是。

李夢菲所言之事,他又怎麽會想不到,只是……

開疆拓土的美名和威望,尤其是威望,對他而言,吸引力真的是太大了。

那可不是百裏山河千裏山河,那可是真正的萬裏河山哪……

“李禦史此言差矣……”

兵部左侍郎費巖邁出一步,沉聲道:“既然我大秦能將外蒙諸部打的心服口服,自然也能將準葛爾部打的口服心服。

半年前,準葛爾部糾集二十萬控弦之士東進,來勢洶洶,結果如何?

被我大秦打的幾近全滅,百不存一。

我大秦以武立國,武勛昭著,何時怕過敵人打來?

適時寧國侯年不過十三,就敢請纓作戰。

更以孤身潛入距離嘉峪關千裏之外的龍城,夜割可汗頭,還一把火焚毀了數十萬石軍糧,以及阿拉神火……”

“什麽阿拉神火?還說什麽連石頭都能燒著,真是荒謬!

而且,國朝大事,並非武夫鬥狠莽撞可相提並論,豈可同日而語?

西域荒涼如蠻荒,為了如此不毛之地,去讓大秦將士白白送命,豈是正理?”

李夢菲不屑的打斷了費巖的話。

這倒不是他僭越,不知尊卑。

而是作為蘭台寺中的一名禦史,雖然位卑品級賤,不過區區七品。

可是理論上來說,在朝堂上,禦史是連內閣宰相都能當面彈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