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四章 咦?(第2/3頁)

退入側殿再更衣,方備省親車駕出園。

至賈母正室,欲行家禮,賈母等俱跪止不叠……

賈母等讓賈元春歸上座,又逐次一一見過一番。

然後東西兩府掌家執事人丁在廳外行禮,及兩府掌家執事媳婦領丫鬟等行禮畢。

至此,一大番套路算是演盡……

賈元春落座後,除了幾個隨侍太監和近身昭容宮女外,其他皆揮退,外面自有人款待。

她看了一圈,忽問道:“薛姨媽、寶釵、黛玉、湘雲因何不見?”

王夫人道:“外眷無職,未敢擅入。”

賈元春聽了,忙命快請。

一時薛姨媽等進來欲行國禮亦命免過,上前各敘闊別寒溫。

說了一會兒話後,賈元春忽又問道:“寶玉和環哥兒為何不進見?”

賈母笑道:“無諭外男不敢擅入。”元妃命人快引進來。

未幾,隨侍太監將二人引入。

賈環和賈寶玉兄弟倆隨著小太監進來後,按禮要再行國禮,卻被賈元春早早攔住。

她先命賈寶玉進前,攜手攔於懷內,又撫其頭頸,細細端詳片刻後,笑道:“比先竟長了好些……”

賈寶玉垂頭不語。

賈元春放開賈寶玉後,忽地起身,對著賈環屈膝一福,盈盈拜下。

眾人皆大驚而起,賈環亦是身形一閃,躲避開來,笑道:“大姐,這是何故?”

賈元春含淚鄭重道:“若無三弟近年來每每援手,又托人照看於姊,我幾不能生於此刻矣。”

賈環笑道:“大姐言重了,都是做弟弟的該做的事,你是大姐嘛。”

賈母薛姨媽等人在旁也忙勸道:“他對家中姊妹俱是如此,不可折煞於他。”

眾人又勸了幾遭後,賈元春方又落座,一旁處,王夫人的面色晦暗不定……

待眾人重新坐下後,當初隨賈元春一起入宮的丫鬟抱琴又上前給賈母等人磕頭請安。

賈母笑著應下後,招呼抱琴起身,抱琴卻沒有起,而是轉過身,對賈環又磕了個頭,感激道:“奴婢多謝寧侯對舍家援手之恩德,奴婢粗蠢,無以為報,唯有為娘娘盡忠服侍,以報寧侯大恩。”

此言一出,滿堂皆驚,不知所謂。

然而這還沒完,待抱琴說罷後,賈元春身邊其他幾個隨侍太監和宮女昭容,亦趨行下堂,跪倒在地,叩拜賈環或提攜或援手之恩。

在眾人注目下,賈環笑道:“都起來吧,只要你們忠心服侍好貴妃,就比什麽都強。

你們在外面的父母親人,手足兄弟,都會有人安排妥當。

大富大貴本侯給不了,但使其衣食無憂,老有所養,幼有所學,沒人欺負,我還是能保證的。

另外,若是有出息的,我也不吝拉扯一把。”

抱琴等人聞言,愈發感激不盡,發誓定當以命忠於貴妃,不敢有稍許懈怠。

笑著讓她們起身歸位後,賈環就見滿堂人,都目光灼灼的看著他。

賈母動容道:“環哥兒,你何時行下此事?”

賈元春也再次紅了眼圈,看著賈環。

賈環擺手笑道:“很早之前了,走得梁爺爺和蘇培盛的門路……呵呵,這個倒沒什麽,不過是孫兒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罷了。

我想著,歷朝歷代,皇宮裏陰私之事層出不絕,陰毒之處令人膽寒。

我朝雖然並未聽聞此等駭人之事,皇後娘娘統率後宮,也算得上公正嚴明,令人佩服。

可孫兒還是不大放心,行此多此一舉之事。

都說日防夜防,家賊難防,身邊的人若是被人收買了去,最難防備。

所以我便提前收買了他們,哈哈!

我就不信,哪個還能比我更闊綽,不讓他們做虧心掉腦袋的事,還能保全他們家族,安享三代富貴!”

言語間,目光奕奕的掃過賈元春身邊的昭容、近侍。

有個別人,面色微微有些不自然,悄悄的低下了頭,不過,似還未做出什麽虧心事,復又擡起頭,看著賈環……

而其她眾人聞言,只是怔怔的看著坐在那裏,意氣風發的賈環。

王夫人亦是如此,她看了陣賈環後,又側目看了看坐在賈元春身旁,正閑的無所事事的賈寶玉……

再看了眼一旁,感激的似無以名狀的賈元春。

一時間,忽生出心如死灰之念。

她心裏明白,自今而後,在這個雖是她生的,卻自幼養在老太太身邊,和她並不多親的大女兒心裏,她的分量,或許遠遠不及這個庶孽……

心中哀嘆一聲,王夫人攥緊發手的緩緩松開,面色木然。

腕上的一串念珠落在手中,一顆一顆的撥轉起來……

此時此刻,她忽然有些體會到,當日三丫頭整日裏圍著她喊太太時,趙姨娘的心情了……

……

賈環正準備說點玩笑話,解開這個“尷尬”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