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荊王一脈(第3/3頁)

你不會吧?”

看著對面少年鄙夷的目光,贏朗收住了淚,羞惱氣憤道:“贏皓,你家雖封在荊州那個鄉下土坷垃,可總不能消息這般蔽塞吧?

我就不信,你沒聽說過賈家那個王八羔子!”

贏皓,封地在荊州……

大秦國朝定鼎百年來,因汲取前明皇朝後期宗室成了毒瘤包袱的教訓,所以幾乎所有的宗室,全都被困在了神京城十王宅的那幾條街內。

連太上皇和皇太後最寵愛的忠順親王,亦是如此。

但,並不是所有的王爵都是如此。

有一個殊例,那就是荊王。

荊王封地在鄂地荊州,乃是太祖皇帝所封,並且還是國朝唯一一個世襲罔替的親王。

相傳,在太祖未起兵發跡前,曾有過一段極為落魄的日子。

他本是關中一富戶家中的庶子,生產時難產,生母早逝,他落地後,還是一個神智愚笨不清的傻子……

可想而知,他在家中的地位如何。

連家中的奴仆婢女都敢隨意欺辱打罵他。

若非他叔父,也就是後來第一位荊王,關心疼愛他,給他吃的,護著他。

怕是等不到他忽然“覺醒”,成就偉業的一天,就要早早的被欺負死去了。

也正是這個原因,太祖登基後,沒有尊他生父為太上皇,只草草封了一個王,只準備等他掛了後再補個雜號皇帝名頭,反而要尊他這個叔父為太上皇叔。

他這叔父是個老實人,聽人說起這個“太上皇叔”的分量後,唬的連連推辭,卻哪裏推辭的過。

後來,又有高人給他出主意,便向太祖皇帝討了個荊王的王爵。

太祖感懷他的品質高潔,又念及他的活命撫育之恩,索性就封了他一個世襲罔替的鐵帽子親王。

而第一代親王也當真是一個有大智慧的人,他接受了這個世襲罔替的鐵帽子親王後,當即立下王府戒條,第一條便是:後世嗣王,不得插手幹涉荊州一切政事,不得兼並土地,更不得幹預朝事,否則,不配為王。

太祖得知後,愈發感動荊王識大體,便也留下了太祖祖訓:

後世之君,當常記荊王恩情,若無荊王,則無朕躬。

故,後繼子孫,當需與荊王一脈精誠親愛,務保荊王一脈長盛不絕。

自此之後,每一代荊王世子打三歲起就會被送往神京宮中撫育,一直到十三四歲,才會被放回荊州。

如此一來,荊王一系就會如同祖訓所言一般,世世代代與皇家精誠親愛了。

贏皓作為這一代的荊王世子,自然也不例外。

只是,他當年在宮裏生活時,與他朝夕相伴的並非是贏歷,而是生活在皇子所裏的贏朗。

兩人一起生活了十年,不是親兄弟,但更勝親兄弟。

所以,贏朗聽聞贏皓的話後,才頗為羞惱地說道。

贏皓見他這個“幼弟”又開始要氣哭了,也不跟他計較,皺道:“我那一脈的祖訓你又不是不知道,你也不曾給我寫過信,我怎會知道這些?

快別哭了,丟不丟人?

你說說看,這個賈家的賈環,到底是麽子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