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18章 翁婿論道

封倫的聲音隱隱間透出一絲殺氣:“這件事需要鎮守閩地的大將來做,依卑職看,來護兒是最合適的人選了。他這次得罪了皇甫績,大帥可以暗示皇甫績上書,把來護兒留在閩地,他肯定會很樂意做這事的。”

楊素的眉頭舒展了開來,笑道:“封郎,老夫的弟弟有個侄女,今年十七,才貌出眾,不知道你有沒有興趣跟我楊家結親呢?”

封倫微微一笑:“能攀上越國公,封某三生有幸,求之不得,嶽伯父大人在上,請受侄婿一拜。”他說著便納頭就拜。他知道弘農楊氏有祖訓,嫡長子繼承,其他的兄弟們也要住在一起,不搞分家,侄子侄女的婚事也都由楊素作主,楊素現在沒有未嫁的女兒,所以楊素現在嫁侄女,相當於就把自己當成了女婿,一家人。

楊素滿意地點了點頭:“賢侄請起,封郎,從現在起,咱們就是一家人了,可以以翁婿相稱,在我面前你可以說說心裏話,依你所見,這至尊催我回京的詔命,我要如何謝絕才比較合適呢?”

封倫眨了眨眼睛:“至尊的詔書是半個月前下的,當時可能是對您在江北屯兵半年,遲遲不進兵有點意見,加上朝中蘇威蘇仆射對您一直心懷不滿,更怕您奪了他的右仆射之位,這次的事情十有八九是他向至尊進的讒言。小婿以為,嶽伯父大人可以把這封軍功賞狀,跟著塘報,還有一封回給至尊的奏折一起送回,在奏折上說現在已經在三吳大勝,宜將剩勇追窮寇,徹底平定江南之亂,回朝之命,暫不敢奉。到時候至尊看到您勤於國事,又立了如此大功,自然會龍顏大悅,不會為您抗命不歸而生氣的。至於蘇威那裏,他一向只會察言觀色,如果至尊對您在這裏的行動非常滿意的話,他是萬萬不敢在這個時候提醒至尊追究您的抗旨之罪的,只會跟在至尊後面拍馬屁,說他用人英明。唯一需要擔心的,只是高熲高仆射,皇甫績,史萬歲二人都是他舉薦的,您這回為了王世充,當眾駁了史萬歲的面子,而皇甫績跟來護兒的事也沒完,小婿擔心這兩個人告狀的話,高仆射可能會有想法,如果是他向至尊進言的話,那份量就和蘇威完全不一樣了。”

楊素平靜地說道:“封郎,你的分析固然有道理,但是王世充也是高仆射派來的,這次我讓皇甫績居功第一,讓王世充占了史萬歲的位置,這不叫不給高仆射面子吧。而且你畢竟年輕,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恐怕現在在高仆射的眼裏,更看重,更希望拉攏的,不是史萬歲,不是皇甫績,而是這個王世充。”

封倫笑著搖了搖頭:“嶽伯父大人是不是把這王世充看得太重了?小婿承認此人確實有才能,但他全無背景,所做的事情也多以暗中的陰謀為主,難登大雅之堂,加上一身的商人習氣,高仆射世家子弟,又怎麽可能從內心裏看得上他?”

楊素嘆了口氣:“封郎,這是你朝廷經驗不足,看問題不夠全面啊。高仆射手上自然是能人輩出,論才能超過王世充的也不是沒有,比如裴世矩的文才,史萬歲的將略都不在他之下,甚至更強,但這些人都是世家子弟,做事循規蹈矩,缺乏王世充的這種狡猾和狠勁。別的不說,就說這次入蘇州城,把麥鐵杖扔出去換自己一個進城的機會,這種事情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出來,而自己甘冒刀斧深入敵營,跟著敵將鬥智鬥勇,此等膽色也非常人所為,雖然我不知道王世充在突厥做了些什麽,但他把自己的官都弄沒了,想必也是膽大包天,做了啥差點能引發兩國戰爭的事情。成大事者,手下一定要有各種各樣的人才,高仆射用王世充,才能和出身在其次,主要是看中了他的這種狠勁和冷酷,這個人為了往上爬,不要同伴的命,也不要自己的命,是典型的亡命之徒,你還看不出來嗎?”

封倫有點明白了,但他還是搖了搖頭:“嶽伯父大人對王世充的分析一點沒錯,只是小侄還是有一事不明,高仆射一向為人正直,而且從來都是提拔和舉薦世家子弟,為何會對這個毫無出身,冷酷狡猾的王世充感興趣呢?”

楊素微微一笑:“如果老夫所料不錯的話,高仆射上次南征時已經公開和晉王殿下翻了臉,結了仇,當然,這是遲早的事,至尊對太子不滿意這點人盡皆知,其他幾個王爺都起了爭心,而高仆射作為太子的親家和政治盟友,自然是全力護著太子,打壓其他的王爺。這次江南之亂,就是秦王殿下舉止失當的原因,高仆射已經借此發難,重重地參了秦王殿下一本,至尊最近也是嚴令秦王在府內反省,不得過問江南之事,估計江南之亂一平,還會追加處罰,這揚州總管之職,只怕還是會落到晉王楊廣之手。高仆射也很清楚,對他威脅最大的就是晉王殿下,所以今後也會不遺余力地跟晉王鬥下去,當然,晉王一向精明,也極善於在父皇母後面前表現,所以明的把柄不會留,有些見不得人的手段,就需要象王世充這樣的人來執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