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7章 強大的美軍(第2/2頁)

理論上,美國人有打不完的坦克!因為坦克工業的基礎是汽車工業和拖拉機工業。美國在這兩個方面的能力遠超歐洲,早在1929年,美國的汽車產量就突破了500萬台的大關,而歐洲直到1944年才剛剛突破百萬輛汽車(包括半履帶車)的產量大關。這5倍的差距,就決定了美國在生產裝甲車輛時候的巨大優勢。

而在剛剛過去的1944年,美國的兵工廠生產了22000輛M4系列的中型坦克,7000輛M10坦克殲擊車,2000輛M36坦克殲擊車,1500輛M26重型坦克,10000輛M3/M5/M24系列的輕型坦克,2000輛M18坦克殲擊車,如果再算上M7自行火炮、M12自行火炮和各種自行高射炮的產量,在1944年美國人一共生產了成功5.5萬輛坦克/坦克殲擊車/自行火炮!

而且,美國在1943年也有不亞於44年的坦克/坦克殲擊車/自行火炮的總產量,在1945年的頭幾個月中,美國的兵工廠同樣開足馬力生產。

而這些被源源不斷生產出來的坦克/坦克殲擊車/自行火炮中的絕大部分都還存在,要麽裝備了部隊,要麽就擱在倉庫裏面備用。

現在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擁有(包括庫存)的坦克/坦克殲擊車/自行火炮數量,早就超過了10萬台!而且每個月都還4600輛嶄新的坦克/坦克殲擊車/自行火炮開下生產線。

面對那麽多的坦克/坦克殲擊車/自行火炮,登陸北美洲的德軍是根本不可能打光的。而美國人也根本不怕裝備的損失——他們一個月能生產10個裝甲師的裝備,而且還有200個裝甲師的存量裝備擺著,根本不怕消耗。

當然了,開坦克的坦克兵是沒有那麽容易生產出來的。所以真的讓德國人的25個裝甲師都開到了北美洲,美國人多半也吃不消。不過裝甲師哪兒那麽容易運來北美?那可都是死沉死沉的重裝部隊,一個師恐怕需要幾十萬噸的貨輪才能裝載,用飛機空運更是在開玩笑。

哪怕德國人用巨型運輸機勉強運了幾十輛到一百多輛的坦克到了紐芬蘭島,那也不是裝甲師……裝甲師可不僅包括坦克/坦克殲擊車,還有大量的運輸、輔助和火力支援裝備,各種車輛多達2000!另外還擁有大量的配件和備用車輛,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裝甲師的持續作戰。

而德國人現在的做法,頂天就是維持2-3天的戰鬥力,根本禁不起持久消耗的。

所以羅斯少將的信心不是沒有道理的!從打常規戰爭的角度出發,美國在紐芬蘭島上是不可能會輸掉的。

……

“上校,我們打敗他們了!”

同一時間,在卡伯尼爾港外圍的一片樹林外,一名德國空降兵的少校正興奮地沖著斯科爾茲內上校大喊。

就在剛剛,由80多輛E-25坦克殲擊車和4號H型坦克組成的裝甲集群,在卡伯尼爾港外圍同美國人的幾十輛坦克/坦克殲擊車展開了激戰。借助夜視儀和E-25強大的反坦克火力,戰鬥打得毫無懸念,很快就取得了勝利。美國人丟下了三十四輛熊熊燃燒的戰車,倉惶退入了卡伯尼爾港的市區。

“看來美國人過分依賴他們的坦克和坦克殲擊車了。”斯科爾茲內舉著個夜市望遠鏡一邊觀看美軍的撤退,一邊對身邊的少校說,“他們並沒有在港口周圍的台地後方修建堅固的工事,所以現在只能退守市政……不過這樣布署也是正常的,那些台地的正面都是懸崖峭壁,根本不可能登陸。而台地背面雖然比較平坦,可是他們又怎麽會想到我們的坦克會從天而降到了他們背後呢?”

他頓了頓,大聲下令:“讓兄弟準備一下,我們要進攻卡伯尼爾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