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4章 細菌戰(七)(第2/2頁)

去九段坂成神不是開玩笑的話,就在德川好敏和林彌一郎一路幸運的避開P47和P51的堵截,飛向美國本土的時候。已經有不少Me264不幸遭遇上了美國的P51和P47。

而由德國訓練出來的日本飛行員基本上都是一個應對方法,就是拉高到萬米以上,試圖借助高空氣流和Me264的高速逃脫。

可惜,美國人早就在圭亞那-加勒比空中拉鋸戰中領教過這種戰法——美國人在那裏遇上的是高空性能更好,速度也更快的Ju288。所以他們早就總結出一套應對的方法,就是用4架P51B/C和4架P47協調,P51B/C在中高空,P47在極高空。當Ju288被P51B/C趕上極高空時,P47立即俯沖攻擊!不過德國人的Ju288在白天行動時通常有Fw-190C或Fw-190D護航,這兩個系列的Fw-190都是高空型的。

其中Fw-190C安裝了奔馳公司的DB603系列的發動機,而Fw-190D系列則安裝了Jumo-213系列的液冷發動機。兩種飛機都可以在11300米的高空飛出704公裏/小時的速度,而且火力強大,足夠對抗高空性能強悍的P47。

但是今天襲擊美國本土的Me264卻沒有任何護航,只要被4架P47抓住,就是必死!

根據後來的統計,在執行頭發細菌彈的42架Me264遠程轟炸機中,有16架連美國的海岸線都沒有看見就被前來攔截的P47給打掉了。所以真正突入美國領空的,只有26架Me264。

而這26架Me264型轟炸機上裝載的細菌武器種類都是不一樣的——雖然日本的731部隊制造出了許多五花八門的細菌武器,但是被選作用於攻擊美國本土的細菌武器只有三種,分別是鼠疫杆菌、炭疽杆菌和霍亂弧菌。而每一架Me264型轟炸機上都只有一個種類的細菌武器。

之所以這樣,一是為了方便投放,根據731部隊的要求,不同種類的細菌武器應該被投放在相應的地區。

比如炭疽杆菌孢子就應該被投放在人口密集或是牲畜密集(小城鎮是首選,其次是牧場)的地區。

鼠疫杆菌則盡可能投放在大城市郊區——投在市中心當然更好,不過考慮到127mm(可以使用無線電近炸引信炮彈)高射炮和40mm高射炮的密度,單機突防美國西海岸大城市無疑是白白送死。

霍亂弧菌則會被投放在河流附近,通過汙染水源進行傳播。

而第二個原因,則是為了防止病菌感染飛機上的機組成員——731部隊在研制細菌武器的同時,也制造了相對應的疫苗。而且這些疫苗都是通過多次人體試驗後才被開發出來,同時也是最有針對性的(針對日本人使用的菌種)。所以負責投放某種病菌的機組成員在出征之前,都注射了相應的疫苗。

而德川好敏駕駛的Me262遠程轟炸機上裝載的是被日本731部隊指揮官石井四郎稱為“細菌武器之王”的鼠疫杆菌!不過這些鼠疫杆菌並不是以細菌的形式被投放的,而是存在於鼠蚤體內,這些鼠蚤都取自於染有鼠疫的老鼠身上,被寄存於占有誘鼠劑(就是母老鼠散發出來找老公的特殊氣味)的棉花上,塞在了陶瓷細菌彈內。而這些陶瓷細菌彈都安裝了延時引信,從3000-4000米高空投放時,在接觸地面前就會炸裂(炸裂陶瓷外殼只需要少量炸藥,不會危及到裏面的跳蚤),這樣沾染了誘鼠劑的“跳蚤棉花”就會吸引到美利堅的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