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 融俄論(第2/2頁)

施萊徹爾有些為難地皺了皺眉頭,實際上他是支持“融俄論”的。因為他從軍隊退役後就成了祖國黨的領袖,而祖國黨代表的是中上階層的利益。他們不擔心俄羅斯人會攤薄自己的福利,因為他們根本不需要社會福利。

而融俄將會為德國上層人士帶來的政治和經濟上的利益,是遠遠大於將俄羅斯排斥在歐洲之外的!

“我的陛下。”施萊徹爾斟酌著用詞,他說,“如果要讓俄羅斯融入歐洲,那就意味著蘇聯的滅亡!而蘇聯又是一個強大而且遼闊的國家,統治那裏的布爾什維克黨也是一個很難對付的敵人。如果想要滅亡他們,我們必然會面對漫長而且痛苦的戰爭……而這,應該是在不得已時候的選擇。”

“不得已?”威廉皇帝聽出了一點意思,“什麽是不得已?”

“蘇聯拒絕我們的和平條件。”施萊徹爾緩緩地說,“這種可能也是存在的。”

“存在嗎?”皇帝用詢問的目光看著希特勒和赫斯曼。

“如果蘇聯人拒絕我們的和平條件。”赫斯曼表態說,“那麽融俄就是唯一正確的選擇,因為我們決不能接受一個保留了半個烏克蘭的強大的蘇聯存在於東方邊境之外。”

在這個問題上,赫斯曼現在也搖擺不定。因為他在政治上的立場基本上和施萊徹爾是一致的,代表的也是中上層利益。未來他自己從軍隊退役後,多半也是要去當祖國黨大佬的,沒準還能選上德國總理,所以他不可能在根本上反對融俄。

而且融俄雖然困難,但是只要堅持下去還是有可能成功的。而融俄一旦成功,那麽美利堅的那點體量在“大歐洲”跟前就根本不值一提了。

……

“帝國元帥,你不會真的認為可以把一億幾千萬俄羅斯人都變成歐洲公民吧?”

離開夏洛騰堡皇宮的時候,德國總理希特勒和赫斯曼上了同一輛轎車。他們兩人還要討論和平談判的問題——同蘇聯的談判一直都是赫斯曼在控制,最近才讓德國政府加入的。

而且談判桌歸根結底還是戰場的延續!所以身為總參謀長的赫斯曼是必然要參與和平談判的。

不過希特勒上了赫斯曼的奔馳大轎車後,卻直接問起了“融俄”的事情。

“這個……”赫斯曼聳了聳肩,苦笑著說,“這可不是我們可以決定的,如果斯大林不願意把半個烏克蘭和半個白俄羅斯交給我們,我們又能怎麽辦呢?總不能讓蘇聯繼續控制東烏克蘭的工業和資源吧?我記得列寧曾經說過,沒有烏克蘭,俄羅斯就不可能強大,所以我們不能把烏克蘭交給俄羅斯。”

“那是當然的。”希特勒認真地點點頭,“讓蘇聯繼續控制東烏克蘭對歐洲而言就是自殺!”他揮了下拳頭,“我們必須要把烏克蘭整個的從蘇聯挖走。如果他們不同意,那麽我們……我們就打到他們同意為止!”

打到他們同意?還真是不好掌握尺度啊!

赫斯曼撓了撓頭,說:“領袖,如果俄羅斯帝國真的復辟了,我們其實也不必馬上把俄羅斯納入歐洲共同體的。俄羅斯需要進行許多改革,變成一個真正的歐洲國家,然後才能加入。而這些改革,自然是在我們的幫助下進行的。我想……那會有一個10-20年的過程。”

“10-20年?”希特勒輕輕哼了一聲,“那可是一億幾千萬斯拉夫人啊!”

赫斯曼兩手一攤,說:“那還能怎麽辦?我們總不能把俄國人統統殺光吧?”

這個主意希特勒其實是贊同的,但是如今的德國並不是納粹德國……

看到希特勒臉色陰沉,赫斯曼只得苦笑了下,說:“總理先生,我們就努力和莫洛托夫達成協議吧……現在我們的要求也不過分,相信是有很大可能會成功的。”

赫斯曼的話也不是想當然的,因為他知道在歷史上的二戰初期,被打懵了的斯大林就曾經提出過割讓烏克蘭、白俄羅斯和波羅的海三國的求和條件,只是希特勒當時也昏了頭,居然沒有同意。